我国地温梯度的分布特征
什么是地温梯度?
地温梯度(geothermalgradient)又称“地热梯度”、"地热增温率"。指地球不受大气温度影响的地层温度随深度增加的增长率。表示地球内部温度不均匀分布程度的参数。一般埋深越深处的温度值越高,以每百米垂直深度上增加的℃数表示。不同地点地温梯度值不同,通常为(1—3)℃/百米,火山活动区较高。
在实际工作中,通常用每深米或1千米的温度增加值来表示地温梯度;在地温异常区,也常用每深10米或1米的温度增加值来表示地热梯度。地壳的近似平均地热梯度是每千米25℃,大于这个数字就叫做地温梯度异常。近地表处的地热梯度则因地而异,其大小与所在地区的大地热流量成正比,与热流所经岩体的热导率成反比。因此,地热梯度的区域性变化可能来源于热流量的变化,也可能来源于近地表岩体的热导率的变化。而在整个地球内部,地温梯度随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
地温梯度的倒数称地温增温陡度(geothermaldegree),或称地温增温级(geothermaldegree),其物理意义可以理解为温度相差1℃时两个等温面之间的距离。
在中国地温研究中发现,各地区地温梯度的变化很大。不同地点地温梯度值不同,从各地研究经验来讲,国内地下地温梯度通常为(1-3)℃/m,分布具有东部高、西部低;南部高、北部低的总趋势。
中国各地地温梯度有何区别?
中国东部,高地温梯度异常区多分布于松辽盆地、华北盆地及东南沿海地区,地温梯度多在4-5.°C/m,最高可达7-8°C/m,其分布多呈条带状,北东向延伸同地温分布规律一致。松辽盆地温梯度为最高,一般在3.5-4°C/m之间,最高可在6°C/m以上,延伸方向以北北东和北东东为主。东北部松辽盆地0-m间地温随深度呈近似直线增长,-m以下增温变缓。华北盆地的地温梯度,一般在3.2-3.5°C/m间,最高可达7°C/m以上,多呈北北东方向条带状低、高、低分布;地温梯度在4°C/m以上的分布区,多在基底隆起顶部靠近边界断裂的一侧,这里是华北盆地开发利用中、低温地热资源的主要地区,如雄安新区到霸州一代,以及固安-廊坊-天津一带。东南沿海地区的浙、闽、粤等省区,地温梯度多在2.5-3.5°C/m间,尤其在沿海地区的温州、大浦、广州一线以东地区,多为3°C/m以上的地温梯度分布区,其中一些地热异常区的地温梯度可达6-7°C/m;此带中的雷州半岛及北部湾、莺歌海等海域的地温梯度可达3.3°C米左右。地温梯度等值线的延伸方向为北东及北北东并与海岸线方向一致。鄱阳、洞庭(包括汉江)、南阳、三水及白色等中小型盆地的地温梯度均偏高,一般都在3.0°C/米左右,最高达4.0°C/米以上。中部地区,包括海拉尔-二连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及其以南I的滇、黔、桂地区,区内地温梯度多在2.5℃/m左右,局部地区达3°C/m以上。滇东、黔,桂地区的地温梯度一般为2—2.5°C/m,而在南盘江、百色、南宁等盆地中则多大于昆明一六盘水一带地温梯度偏高,以2.5℃/m的地温梯度等值线,以舌状伸向东北,并与四川盆地的南界相毗邻;中部山区的地温梯度均低于1.5-2.0°C/米。在中国西部,在大致东经度以西地区,地温梯度分布的总趋势是南部高,北部低。西藏及云南西部地区,沿雅鲁藏布江向东延至腾冲一景谷一带,是中国西南部一条较高的地温梯度陡变带,一般均在2.5-3.0℃/m之间,最高可达5.0-7.0℃/m以上,一些受构造控制的高温异常区还要高出数倍,高山区的地温梯度则要低的多,通常大都低于1.5℃/m,藏北高原中的许多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的地温梯度,比其周围要高1-1.5℃/m。青藏高原的共弛地区与云南西部的三江地区,地温梯度多低于1.5℃/m,只有在那些由构造断裂控制的温泉区域温泉带才能形成局部的地温梯度异常区。兰州—西宁地区的地温梯度在2.0-3.0℃/m之间,青海柴达木盆地及河西走廊地区的地温梯度,亦在2.5-3.0℃/m。新疆地区的塔里木盆地及准噶尔盆地的地温梯度,则较其东部的柴达木盆地及河西走廊为低,塔里木和准噶尔二大盆地的梯度多在1.5-2.5℃/m。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2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