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昆数字化是驾驭新型电力系统的根本路径
5月15日,南方电网公司发布《南方电网公司建设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年)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并举行数字电网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专家研讨会。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常务副理事长杨昆出席会议并接受专访,与记者共探在“双碳”目标下,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有哪些要点?
Q
A
记者:
党中央作出年前实现碳达峰、年前实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部署,您认为这将给能源电力行业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
杨昆:
实现“双碳”目标,电力行业即迎来转型发展的重大机遇,也面临艰巨挑战。从机遇上看,经济发展为实现“双碳”目标激发更多活力,全球能源生产与消费将呈现清晰的电气化趋势,而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需要新型电力系统支撑。同时,科技革命与数字化转型也推动低碳电力技术跨越式发展。
挑战是前所未有的,我国二氧化碳排放体量大,从碳达峰到碳中和仅有30年时间,任务更为艰巨,电力行业承担更大的减排压力。新能源的随机性、波动性和间歇性特点以及电网结构元器件电力电子化倾向,决定了电网运行性态的变化,系统控制模式和调控方式也面临着新的调整,灵活调节资源的高需求也对系统运行带来挑战。
记者:
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过程中,如何加快形成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电力供应格局?
杨昆:
一是保持风电、太阳能发电快速发展。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大力提升风电、光伏发电规模。在开发、送出和市场消纳协调发展的前提下,在“三北”地区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清洁化电源基地,实现新能源集约、高效开发;积极开发中东部风能、太阳能资源,有序发展海上风电,建设东南沿海海上风电基地。
二是积极推进水电、核电、气电电源的开发。以西南地区主要河流为重点,加快推动流域调节作用强的龙头电站开发,实施雅鲁藏布江下游的水电开发。坚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的方针,启动一批沿海核电项目。“十五五”“十六五”期间,逐步加快核电建设节奏。同时,统筹气源供应保障能力和气价、电价承受能力,在东中部用电负荷中心地区和西部天然气骨干管网沿线的新能源资源富集地区,因地制宜地合理布局、适度发展调峰气电。大规模开展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提高系统调节能力。
记者:
南方电网公司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紧密发布《数字电网推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白皮书》和《南方电网公司建设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年)白皮书》,您怎么评价?
杨昆:
南方电网发布《白皮书》和《行动方案》对推动能源电力行业转型升级和低碳发展影响深远,意义重大。有了这样系统的、全面的、深刻的认知,对于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是一个好的基础,我相信,在此基础上一步步实现“双碳”目标,南方电网在其中会扮演重要的角色,并做出应有的贡献。
记者:
在建设新型电力系统过程中,您对如何加强数字赋能有什么建议?
杨昆:
现在大家都在谈物理电力系统数字化、数字孪生电网,我们已经找到驾驭新型电力系统的根本路径,那就是数字化。南方电网发布的《白皮书》中提出数字赋能是新型电力系统的显著特征,对此我高度赞同。新型电力系统将呈现数字与物理系统深度融合,以数据流引领和优化能量流、业务流,使电网具备超强感知能力、智慧决策能力和快速执行能力。同时,要打造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以适应高比例新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需要。要建立全网协同、数字驱动、主动防御、智能决策的新一代调控体系。还要加强预测预警体系建设,保证极端事件下的电力系统恢复能力。
记者:
新型电力系统必将给能源电力领域带来革命性变革。请问在实施路径中,如何充分考虑成本与效益的关系?
杨昆: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寻求绿色、安全与经济发展的内在平衡点。新能源规模化发展和技术进步将推动风电、太阳能发电以及新型储能设施的建设成本显著下降。同时,由于新能源具有随机性、间歇性、波动性特点,新型电力系统在保障电力安全供应的前提下,支持实现新能源的高渗透率,必须大力提升系统调节能力,由此产生的系统消纳成本需要高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6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