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桥背后的故事,令人颤栗又泪奔中国质

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

《新中国70年成长地标》

这一次,

我们带你打卡城市地标建筑,

标记时光。

新中国成立70年,时代的发展、国家的进步留下太多印记。最直观的反映,就是林立在每个城市大街小巷里的建筑。一座与你一起成长的建筑,一段常说常新的故事。那些地标性建筑,在斗转星移之间倾诉着岁月往事,在雨雪洗礼之下彰显着城市性格,在风起云涌之际丰富着中国形象。央视新闻新媒体推出微视频《新中国70年成长地标》,带你每日“点亮”一座城市地标建筑,在共和国70年蜿蜒前进的足迹中,解封历史;从一代人、一座城、一个国的成长中汲取力量。我们,唯有知来处,方能识归途。

西藏通麦特大桥

三分钟快速打卡

通麦特大桥,位于西藏林芝市波密县通麦镇,跨越易贡藏布江,是川藏公路的“咽喉工程”。通麦特大桥为单塔单跨钢桁架悬索桥,桥长米,宽12米,门式索塔,主塔高59.5米,其结构形式在全国罕见。始建于年9月,年12月正式通车。桥区平均海拔余米,施工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和工期压力极大。建成后的大桥能抵抗8级地震以及年难遇的强风和洪流。

年4月,曾经的“通麦天险”——川藏公路通麦段整治改建工程全面完工,正式通车。隧道、飞石崖隧道、小老虎嘴隧道、帕隆1号隧道、帕隆2号隧道和通麦特大桥、迫龙特大桥“五隧两桥”穿山跨河,取代了原有危险难行路段,成为川藏公路新的地标性景观。

提起西藏,你会想到什么?

布达拉宫、珠穆朗玛、雅鲁藏布江、

纳木错、林芝等等,令人心驰神往;

雪山、湖泊、森林、冰川……

处处绝美画卷与极限挑战并存,

因此,“这辈子必去一次西藏”,

成为不少人认定的人生升华之举。

而这一切,

在“通麦天险”面前黯然沉寂。

“通麦”,

这个曾经令所有跑川藏线的司机

心中一颤的名字。

从西藏波密县道班到排龙乡20多公里,

是川藏线上公认最为凶险的“死亡路段”,

甚至有“通麦坟场”之称。

海拔仅有米的通麦,

降水极其丰富,山体土质疏松,

号称“亚洲第二大泥石流群”,

一旦遇到风雨或者冰雪融化,

极易发生高山落石、泥石流和塌方,

一年各种地质灾害累积多次,

被戏称为“世界公路病害的百科全书”。

这一段的国道原本又极其狭窄难以躲避,

因此常有人说:

“没走过通麦,就不知道川藏线的难。”

泥泞陡峭的盘山土路仅容一车通行,

两侧只有不到半米距离,

一边是不时落石的峭壁,

一边是百米悬崖。

即便在连续晴朗的日子里,

这里的路面仍显得泥泞不堪。

大于90度的弯道随处可见,

且上下起伏巨大。

“跑这个路段,

十有八九会遇到交通事故。”

不少司机每次开车到此,

都要先抽一根烟,让心平复一下。

有司机曾眼睁睁地看着

一辆从昌都过来的汽车翻入深谷,

车上20多人全部遇难。

你可能不知道——

那时川藏线汽车兵所在的营区

还有一座望夫桥:

军嫂们常常站在桥上

等待出任务的丈夫归来。

当看到车队里的丈夫时,

她们悬着的心才会放下来。

如果一直没有等到丈夫归来,

她们流下的泪让人心疼。

因为这时她们已经知道,

路上肯定出了什么故障或意外。

通麦段上“川藏运输线上十英雄”纪念碑,

就印刻了“通麦天险”的无情。

51年前为了将战备物资及时运到战友手中,

李显文、杨星春、程德凤、陈洪光等

10位英雄烈士不幸遭遇大山崩,

牺牲时,年龄最大的33岁,最小的仅22岁。

60多年来,

川藏兵站部先后有名官兵

长眠于“生死线”上……

如今,汹涌的易贡藏布江上三座桥并排:

悬索吊桥、汽车保通便桥、

通麦特大桥。

△三座跨江大桥见证“通麦天险”的巨变

年4月9日,波密县易贡乡

发生世界罕见的巨型山体崩滑,

原有的通麦水泥桥被冲毁后,

5月,建设者力排万难建起了悬索吊桥,

为修汽车保通便桥运送材料。

中间的汽车保通便桥建成于年12月,

承重仅有20吨,每次只能通过一辆车,

而年底通车的通麦特大桥

承重量达到吨。

图/视觉中国

通麦特大桥,米;

迫龙沟特大桥,米;

隧道、飞石崖隧道、小老虎嘴隧道、

帕隆1号隧道、帕隆2号隧道五条隧道,

累计全长米;总投资近15亿元,

年底开工,年4月正式通车,

以“五隧两桥”为主的

川藏公路通麦段整治改建工程,

让“通麦天险”正式成为了“历史名词”。

这段路过去平均通行时间需2小时,

如今只要20分钟。

川藏公路西藏境内举世闻名的

通麦“卡脖子”路段成为历史,

通麦天险从“险”到“通”!

云蒸霞蔚下,

曾经的惊魂经历不复,

行经者多了一份品味风光的安然↓↓

摄影/汤志涛

“山崩地裂无所惧,越是艰险越向前”。

谨以此,

向川藏线上的建设者和坚守者致敬!

有他们,

我们今日才得以安享西藏之美。

他们的每一次俯身,

也是对祖国最深情的告白。

---------------------

特别申明:首先感谢原作者的辛勤创作,转载只是为了更好的传播新闻资讯之目的,未与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原作者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稿!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264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