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记卷一
作者丨曹均龙
第一篇西藏行
(年10月14日~年10月24日)
01、西藏概略
西藏之美,不仅仅是因为有神奇的藏族兄弟和藏文化,还因为它有横亘千里的青藏高原,有高入云端的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有雄伟的昆仑山唐古拉山,有长江之源的沱沱河,有人迹罕至的冰川,有令人生畏的死亡禁区,有横卧云里的天路西藏铁路,有让人敬佩的牦牛藏羚羊,有闻名中外的布达拉宫和大昭寺,更有独特的藏舞、藏歌、藏药……就因为它有太多的这些,无一不令我这个生长在天府之国的井底之蛙,为之动容。于是,我翻开地图,查找到了它的方位,我打开网络,寻觅到了它的信息,在图片与文字间筛选并收集,极尽其能地在自己的脑海留下尽量多的记忆,由模糊而清晰,由浅肤而深刻,由点滴而全面,渐渐地丰富了起来。哦,西藏!原来是冷俊与美丽的结合,是神秘与传说的结合,是宗教与史诗的结合!
西藏,地处西南边陲,北临新疆,东北接青海,东连四川,东南接云南,南和西与缅甸、印度、不丹、锡金和克什米尔等国家和地区接壤,边境线长达余公里。唐、宋为吐蕃;元属宣政院;明称乌思藏,到清才正式定名西藏。辖拉萨、昌都、林芝、山南、日喀则、那曲、阿里6个地市和7个县(市、区),面积多万平方公里,万人口。有藏、汉、回、门巴、珞巴等民族,还有未识别的夏尔巴、人等民族,其中藏族为大多数,约占人口的87%。这些民族和谐共处,共同生活,一代传一代,建设着美丽的西藏。
那么,西藏一词始于何时呢?
据藏史载,公元前世纪左右,聂赤赞普作为雅隆部落的第一个王出现在西藏历史上,建立了部落奴隶制的博王国。聂赤赞普建雍布拉康宫,“定君臣之分”,“三舅臣”、“四大臣”、“父王六臣”分掌军政事务,建立军队保卫赞普和抵御、征伐外部敌人,并大力扶植苯教,建雍仲拉孜寺,宣扬王权神授,维护以赞普为首的奴隶主阶段的利益。公元五、六世纪,藏族奴隶制社会有了长足的发展,以雅隆部落为主建立的博国,大量繁殖杂交牲畜骡和犏牛以作耕畜,广泛使用铁制农具,沟通湖泊,建池蓄水,灌溉农业有了显著发展。公元7世纪,吐蕃王朝兴起,统一了青藏高原大部,故唐汉文典籍皆用“吐蕃”称呼之,既有王朝所占地域的概念,也有族称王朝各部落之含义。公元9世纪中叶,吐蕃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更加激烈,统治西藏地区多年的吐蕃王朝,终于四分五裂,土崩瓦解,彻底崩溃。
从敦煌出土的藏汉对照的词语文书看,“吐蕃”是藏文吐蕃王朝的自称bod的对应词,即bod的音译。事实上,bod作为地域和部族的名称,在吐蕃王朝之前就已出现,最初是对苯教法师的称呼,后为对苯教的称呼,再后来成为部落联盟的名称,更后便成为部落居住地域的名称。吐蕃王朝在与唐朝的交往中,为对应唐朝的自称“大唐”而自称“大蕃”,后来演变成为藏族的自称。元统藏后,扶植萨迦派建立政权,在河州设吐蕃宣慰司,并在青藏高原设军政机构。元中期,整个青藏高原被一划为三:一是“朵思麻”,设宣慰司,辖今青海大部、甘肃南部及四川阿坝一带;二是“朵甘思”,即吐蕃王朝时的“多康”,设宣慰使司,辖今青海玉树、四川甘孜、云南迪庆和西藏昌都以及那曲东部;三是卫藏阿里,设乌思藏宣慰司,辖乌思藏(即吐蕃王朝时的“卫藏四茹”)及其以西的阿里地区,也即今西藏大部,因而在总称藏族为“吐蕃”之外,也分区称“朵思麻”、“朵甘思”、“乌思藏”等名称,被归入“西域”范围。元朝总称西域各族为西蕃(或作西番),而藏族被看作是西蕃之一,故有时又习称藏族地区为“西蕃”,此乃第一次在称呼藏族的“蕃”字的前加上表示方位的“西”字,这种非正式的把“吐蕃”改换成“西蕃”、“西番”,成为后来出现“西藏”一词的第一步。明承元制,不过“朵思麻”一带藏、蒙、汉、回等族杂处,故设西宁、河州、洮州、岷州等卫进行管辖,不再用“朵思麻”等名。明末清初,卫拉特蒙古固始汗联合藏传佛教格鲁派统治青藏高原,在清兴时,通过固始汗与藏族地区建立起了关系。蒙称藏为土伯特,并称安多之藏为唐古特(源于蒙古在成吉思汗时代即开始称西夏为唐兀),故清早期文献称藏族为“图白忒”或“唐古特”,顺治时称藏巴汗为“图白忒部落藏巴汗”,称达赖喇嘛为“图白忒部落达赖喇嘛”,“图白忒”即源于蒙语的“土伯特”,而蒙语的“土伯特”又源于“吐蕃”,即源于藏族的自称bod。康熙时,清与藏关系更密,逐步了解到藏族地区各个部分在政治、社会、民族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名称也不相同,因而除继续用“图白忒”统称藏族地区外,将达赖喇嘛、班禅喇嘛所居之地沿用藏族的习惯称为“乌思藏”、“卫藏”,后来又由“卫藏”一词演变为“西藏”。据《清实录》载,“西藏”一词最早出现于康熙二年(年)八月丙申条中:“西藏班禅胡土克图故,遣官致祭。”然这一时期,清朝上下对西藏地区的称呼仍有多种,但“西藏”之称呼已出现。到康熙四十八年(年),“西藏”一词出现频率明显增多。年清军驱逐侵扰西藏的准噶尔军后,康熙帝撰《御制平定西藏碑文》,作有“爰记斯文,立石西藏”一语,这就正式把以拉萨为主的卫藏地区命名为“西藏”。由于清朝将“卫藏”定名为“西藏”,“藏”成为“乌思藏”、“卫藏”、“西藏”称谓中的主体字,“藏”从本来是指年楚河流域和雅鲁藏布江上游两岸的专用地名变成对整个“卫藏”的简称,以后遂有以拉萨、山南地区为“前藏”,以日喀则、江孜地区为“后藏”的习称。
雍正初年,随着平定青海蒙古罗卜藏丹津之乱,清朝直接统治了整个青藏高原。年至年,清朝派四川提督周瑛、宗室鄂齐、学士班第等察勘划定西藏和青海、四川、云南的地界。当时确定玉树四十族归青海,藏北三十九族归西藏,青海和西藏以唐古拉山为界;四川和西藏以宁静山为界,宁静山以西属西藏,宁静山以东属四川,迪庆中甸属云南。后来“西藏”的范围还有过一些小的变动,但是大体上以雍正年间的划分为基础。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西方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年,英国借口边界纠纷,发动第一次武装侵略,英国通过中英会议签订“藏印条约”和“藏印续约”,占西藏属部哲孟雄为其保护国并开亚东为商埠。年英国再次借口边界问题,发动了规模更大的第二次侵藏战争,英国侵略者疯狂屠杀反抗的西藏人民,占领西藏首府拉萨,强迫西藏地方当局签订了“拉萨条约”。由于全国人民的坚决反对,清政府拒签“拉萨条约”。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英续订藏印条约”,将“拉萨条约”收作附件,但英国政府亦不得不在事实上确认了中国在西藏地方的领土主权。年,国民党政府在南京建立。第二年,达赖即派代表团前往南京联系。年,达赖再次向南京国民党政府进藏人员表示:“人对吾确有诱惑之念,但吾知主权不可失”。年以后,西藏地方政府即派员常驻南京,成立了西藏驻京办事处。此时,以“藏族”代替“吐蕃”、“西番”、“番族”等称谓,成为汉语对青藏高原世居民族的族称。因此,其语言被称为“藏语”,文字被称为“藏文”,其信仰的佛教也被称为“藏传佛教”。
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和平解放西藏,年建立西藏自治区,简称“藏”。
西藏,既有独一无二的雪域风光,又有妩媚的南国风采。
就山而言,平均海拔米以上,有着“世界屋脊”之称,北部是藏北高原,位于昆仑山、唐古拉山和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之间,面积占全区的三分之二;在冈底斯山和喜马拉雅山之间,即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流经的地方,是藏南谷地;藏东是高山峡谷区,为一系列由东西走向逐渐转为南北走向的高山深谷,系著名的横断山脉的一部分。蜿蜒于西藏高原南侧的喜马拉雅山,由许多近似东西向的平行山脉组成,其主要部分在我国与印度、尼泊尔的交界线上,全长公里,宽约─00公里,平均海拔在米以上。海拔.4米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耸立在喜马拉雅山中段的中尼边界上;在其周围多平方公里内,有米以上高峰4座,米以上高峰8座。
就水而论,流域面积大于1万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0多条,流域面积大于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条以上。著名的河流有金沙江、怒江、澜沧江和雅鲁藏布江。西藏还是国际河流:恒河、印度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湄公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等河流之源。雅鲁藏布江乃西藏第一大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北麓仲巴县境内的杰马央宗冰川,经珞瑜地区流入印度,称为布拉马普特拉河,我国境内全长达公里,流域面积24万多平方公里,流域平均海拔米左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深达米,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谷底最窄处仅74米,最宽处约米,全长为70公里。同时,广袤无垠的西藏高原上还点缀着大小湖泊多个,面积达平方公里,约占中国湖泊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其中,面积超过0平方公里的有纳木错、色林错和扎西南木错,纳木错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泊;超过平方公里的湖泊有47个。
就景来讲,西藏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处:布达拉宫、大昭寺、甘丹寺、萨迦寺、扎什伦布寺、昌珠寺、江孜宗山抗英遗址、藏王墓、古格王国遗址、哲蚌寺、色拉寺、罗布林卡、夏鲁寺、托林寺、桑耶寺、卡若遗址、扎塘寺、白居寺、小昭寺、朗赛林庄园、大唐天竺使出铭、拉加里王宫、吉如拉康、桑喀古托寺、科迦寺、列山墓地及吉堆吐蕃墓群。圣湖纳木错、巴松措、羊卓雍措、及德中温泉和林周、墨竹工卡自然保护区自然风景区、八廓街,包括西部开发建成的全长公里的青藏铁路,成了现代人的奇迹,也成了我们旅游观光之目的地。
西藏是美丽的,西藏是传奇的,西藏也是哭泣的,至今它的部分地区孤独于外,遭受着印度的蹂躏,这对于被自认为是“强大”的国家的一员来讲,是多么的痛心!就因为此,每当我看着西藏的美景,品着西藏的美食,谈笑着天下大事之时,心底油然而生无边的悲;每当我看着西藏的蓝天,唱着西藏的歌儿,写着这些文字之时,心底隐隐而生无边的痛,因为我们美丽的西藏,时不时地还受着外来的侵扰。
(1)、西藏行前吟
埋头二十年,汗伴泪辛酸。足未移门外,心难纵宇间。
情深多幸运,爱笃有欣然。也学徐霞客,蘸云上笔端。
(2)、启程藏旅
行装肩上重,藏旅意中轻。步染青春色,心回翠绿声。
山河多秀色,耳目少图形。放眼收归去,留存梦里耕。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1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