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市要闻怒江州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澎

                            

自年开展生态文明创建工作以来,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怒江州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创建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和显著成效。全州4个县(市)完成3个省级生态文明县创建,创建率75%;29个乡镇完成28个省级生态文明乡镇创建,创建率96.6%;个行政村完成个省、州级生态文明村创建,创建率86%。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被命名为国家第三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怒江州被命名为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全州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怒江人民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让天更蓝、水更清

“大家一定要把岸上的破衣服、塑料袋、塑料瓶清理干净。”最近怒江水位下降、隐藏在石头缝里的杂物也逐渐显露出来。洛本卓边境派出所民警每个星期都会带上手套、麻布袋、钳子、竹竿、镐头等清理工具,沿怒江两岸对垃圾进行了清理。

“我已经参加过很多次这样的活动了,对于从小就生长在怒江边的我,看着大家都一起守护我的家乡,保护我们的母亲河,我被深深感动了。”该所民警胡春李激动地说,自从开展河道清理工作以来,怒江江面更清洁了,白色垃圾更少了,生态环境明显得到了改善。

同时,为有效提升辖区的环境质量,增强群众保护环境、爱护自然的意识,洛本卓边境派出所还积极发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警务室近民、亲民、爱民的优势,采取入户规范内务设置、宣传文明健康的生活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等手段,切实让辖区群众意识到绿色发展、低碳文明生活、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自觉加入到保护环境中来。

“现在无论在什么地方,我们只要看到有垃圾,大家都会自觉地捡起来,收拾干净。现在大家爱护环境的意识越来越高,听到外面的人夸赞自己家乡干净、美丽,都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有面子的事。”洛本卓境内的群众纷纷说。

近年来,怒江州通过制定出台《怒江州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贯彻意见》,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和以怒江为重点的“三大水系保护修复、水源地保护、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修复、固体废物污染治理、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六大标志性战役。全州四县(市)环境空气质量均达到或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大气环境质量优良率99.7%;全州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类别均达Ⅱ类以上标准,饮用水环境质量达标率为%,境内怒江、澜沧江水系监测断面水质保持在Ⅲ类以上,独龙江监测断面水质保持在Ⅱ类以上;地表水水环境质量达标率%,全州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城市声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全州生态环境质量位居全省前列。

人居环境整治,扮靓美丽乡村

从泸水市古登乡政府驱车向北5公里,再向西驶入季加村乡村公路,沿着乡村公路行驶十余分钟,就来到了泸水市古登乡季加村罗比小组。在路口拐弯处,一座美丽的篱笆小院映入眼帘,房前小路两旁的菜园周围扎上了篱笆,一棵大核桃树上“篱笆庭院示范户”的牌子特别醒目,这是村民付三才的家。

“以前我们家住的是木板房,漏风又漏雨,现在住的新房子又安全又舒服。”付三才说,以前的千脚落地房楼上住人,楼下养牲口,居住环境特别糟糕。完成农危改之后,房子敞亮了,家里的庭院都硬化了,住起来更安心了。

季加村位于高黎贡山东麓,怒江西岸,全村下辖7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户人,年整村脱贫出列。截至目前,全村户农户均有安全稳固住房,其中:易地扶贫搬迁安置75户,农危改90户,美丽宜居、自建稳固等70户。

新房建起来了,村民们都搬进了新家,但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却一刻也不敢放松,村民们不会使用电器,驻村工作队队员和村干部就不断上门亲手教,村民们没有整理内务的习惯,驻村工作队队员和村干部就教他们折叠被子,打扫卫生。通过言传身教,村民的文明生活意识逐渐得到提升,文明生活习惯也逐渐养成。

近年来,我州以建设“美丽峡谷、生态怒江、宜居城乡、和谐边疆”为主题,以建设美丽县城、美丽乡村为抓手,加快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程。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加大对村庄公共空间和庭院环境的整治力度,坚决整治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停乱摆、乱贴乱挂等现象,不断提升村容村貌。开展怒江美丽公路路域环境整治提升大会战,以管控为先,加强巡查、管控、宣传力度,坚决防止怒江美丽公路沿线新增“两违”建筑,开展了路域建筑垃圾、生活垃圾、乱堆乱放杂物清理整治,不断提升怒江生态、美丽、宜居的人居环境。

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远眺青山巍峨,近看清流穿村。初秋的大密扣村一片生机盎然,这个曾经以发展石缸河矿业为主,遍山满目疮痍的高山村寨如今已经变得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大密扣村通过因地制宜大力开发绿色产业,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中走出了一条新的致富路子。

12月份是云木香收获的季节,走进泸水大密扣鑫龙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云木香产业基地,社员们的脸上个个喜笑颜开,其中笑得最开心的就是岩脚小组村民马继华。

马继华全家6口人,从年4月1号到年底,总的务工收入有12万。有了这笔务工收入,马继华一家不仅盖起了一间新房,而且还为家里购置了一辆汽车和一辆摩托。“今年我们家17亩云木香产值收入加上在合作社打工的收入总共有25万左右。”

以前,岩脚小组是大密扣村最偏远、最贫穷的彝族山寨,现在,在泸水大密扣鑫龙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云木香产业的带动下,整个村民小组老百姓的收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去年4月1日到今年,我们每一户都在这个基地里干活,每一家都能收入几万到十几万不等。”岩脚小组组长马古火说。

从年4月1日到今年12月份,泸水大密扣鑫龙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向全村累计发放劳务费、土地租赁费等各种费用达万元,有效带动了建档立卡贫困户56户人。

年以来,我州先后完成造林和生态修复面积60多万亩,建成多万亩核桃、余万亩林下草果及漆树、中药材等绿色产业基地。依托公益林生态补偿政策,将.27万亩林地转变为公益林,完成陡坡地修复2万多亩,完成退耕还林还草50多万亩,近8万贫困户户均增收0元。组建了个生态扶贫专业合作社,选聘了万名生态护林员,创新“生态护林员+”模式,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06万户12.36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增收,占全州贫困总人口的46%,有效解决贫了困群众的就业、增收问题。

保护生物多样性,让人与自然更和谐

流水潺潺,鸟鸣啾啾。随着天气渐冷,原本隐藏在高山深处的各种鸟类因下山寻找食物而陆续显露真身。最近几天,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拍鸟爱好者慕名前来泸水市鲁掌镇三河村观鸟。

三河村森林覆盖率达92%以上,一直是鸟类栖息的天堂。以来,在州、市扶贫办的大力支持下,三河村的观鸟点从年的两个试点发展成现在的15个。

年1月,鲁掌镇三河村百鸟谷扶贫就业车间正式挂牌成立,运营以来,就业车间有效带动了农户45户增收致富,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9户。大家除了出租适宜建观鸟点的地块获取分红外,还通过为游客提供背包、运输、送餐、住宿、导游等各项服务获取部分收益,每户平均每年增加收益1万多元。

在“鸟”产业经济的带动下,扶贫车间45户以外的村民也从不同角度加入发“鸟财”的行列,最明显的是三河村的鸟家乐,当地村民俗称的“鸟人之家”,从年的“零”发展成今天的8家。

“我们这个“鸟家乐”是专门为外来观鸟团队提供餐饮服务的,类似于外面的农家乐。”鸟家乐经营者冉光丽高兴地介绍,她家从今年9月6号营业至今,毛收入都在三万左右,在家里就能把钱赚到,这样的好事,以前想都不敢想。

三河村“鸟”产业经济运营模式,映射出我州良好的生态环境。截至目前,已知有种子植物多种,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24种;有脊椎动物多种,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67种;兽类和鸟类种类占全省的一半以上,两栖类、爬行类占全省的1/5和1/3;植被类型、植被亚型和群系分别占全省的4/5、1/2和2/5,全州境内森林覆盖率达78.08%,活立木蓄积量占云南省近10%。

怒江州自然生态环境状况保持稳定、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增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效果不断显现、绿色颜值不断提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局面日益彰显,生态环境状况总体排名全省前列,逐渐筑牢了国家西南的生态安全屏障。

(来源:怒江州生态环境局)

原标题:《州市要闻

怒江州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27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