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全国特高压建设主战场
本文转自:四川日报
一条横贯东西的“电力高速公路”正式投产。7月1日,白鹤滩—江苏±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简称“白鹤滩—江苏特高压工程”)启动送电。 这是超乎想象的秒级速度——不到1秒钟,四川的水电就能“闪送”公里,“跑拢”华东地区的千家万户。 这也是绿色低碳的全新示范——这条特高压通道每年输送超亿千瓦时的清洁电能,相当于每年减少电煤万吨,减排二氧化碳万吨。 这更是自主创新的科技工程——作为全球首个混合级联特高压直流工程,白鹤滩—江苏特高压工程首次研制20种新设备,为后续应用示范提供支撑。 目前,国家电网累计建成29项特高压工程,在运在建特高压工程线路长度达到4.5万公里。以四川为起点的特高压工程已建工程为5条,占比超过1/6;在运在建工程线路长度达1.4万公里,占比超过30%。□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欣忆工程将带来什么?关键工程+重大工程+绿色工程+创新工程 迎峰度夏保供电的关键工程、稳经济稳增长促发展的重大工程、服务“双碳”目标的绿色工程、科技自立自强的创新工程——国家电网董事长辛保安用了“四个工程”来定义其重大意义。 白鹤滩—江苏特高压工程建成投运,首先将推动四川水电大规模开发与外送。这条特高压工程每年可送电超过亿千瓦时,保障白鹤滩水电站大规模外送,同时每年可增加外送四川丰水期富余水电40亿—60亿千瓦时,大幅提高水电利用效率,减少弃水电量。 对受端省份江苏来说,这是缓解电力供需矛盾的“及时雨”。白鹤滩—江苏特高压工程是继锦屏—苏南特高压工程之后,第二条川电入苏特高压工程,与华东已有特高压工程互相配合,可提高江苏清洁能源消纳比重,有效缓解华东地区中长期电力供需矛盾。 国家电网特高压部副主任种芝艺介绍,特高压工程具有产业链长、带动力强等优势,该工程总投资亿元,可有力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推动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根据估算,建设白鹤滩—江苏特高压工程,可增加输变电装备制造业产值约亿元,带动电源等相关产业投资约亿元,并增加就业岗位超过2万个。 此外,工程可推动华东地区每年减少发电用煤万吨,减排二氧化碳万吨。作为全球首个混合级联特高压直流工程,首次研制20种新设备,推动了特高压领域的科技自主创新。四川在特高压版图地位如何?已投运5条特高压工程,是建设“主战场” 四川是水电外送大省,于年—年间建成三大特高压工程,分别是:向家坝—上海±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复奉线)、锦屏—苏南±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锦苏线)、溪洛渡左岸—浙江金华±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宾金线)。 年,雅中—江西特高压工程开工,四川掀起新一轮特高压建设热潮。 “继复奉、锦苏、宾金三大特高压工程之后,国家电网启动新的三大特高压项目,也就是‘新三直’工程。”国网四川电力特高压工程建设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说,“新三直”工程除雅中—江西特高压工程外,还包括白鹤滩—江苏、白鹤滩—浙江两条特高压工程。 目前,雅中—江西特高压工程已投产。随着白鹤滩—江苏特高压工程建成投产,四川已投运5条特高压工程,而第6条特高压工程白鹤滩—浙江特高压工程也将于今年底建成投产。 “新三直”工程不是结束,四川又启动新一轮特高压的规划建设。酝酿多时的川渝电网特高压交流目标网架建设,有望于今年底前核准开工。全部建成之后,以四川为起点的特高压线路工程长度相当于绕地球赤道1/3圈还多,成为全国特高压建设的“主战场”。 《四川省“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提出,“十四五”四川还将开工建设金沙江上游—湖北多能互补外送特高压直流工程,研究规划与西北电网联接第二通道,研究布局藏东南和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入川接续转送特高压工程。川电出川未来前景如何?水电外送规模将再翻一番,极大缓解丰水期弃水问题 四川水电装机容量已突破万千瓦,位居全国第一。特高压电网就像动脉血管,其触角延伸至全国,将江河的力量转化为支撑经济蓬勃发展的绿色动能。 自年完成第一次川电外送以来,目前四川已建成全国规模最大、运行最复杂的省级枢纽电网,累计向外输送清洁能源超过1.3万亿千瓦时,相当于13个三峡水电站的年发电量。截至年底,四川水电外送电量连续五年超过1亿千瓦时,占自身水力发电量的约1/3。 在“新三直”工程投产前,四川通过“四直八交”(“四直”即±千伏向家坝—上海、锦屏—苏南、溪洛渡—浙江特高压直流,±千伏德阳—宝鸡直流;“八交”即千伏川渝联网和川藏联网输电线路),与华东、西北、重庆、西藏等电网相联,将电力源源不断送往东部地区,跨区跨省最大外送能力超过0万千瓦。 随着雅中—江西、白鹤滩—江苏、白鹤滩—浙江三条特高压通道陆续投产,四川电网将新增万千瓦外送能力,最大外送能力将超过万千瓦,水电外送规模将再翻一番,极大缓解四川丰水期弃水问题。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3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