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在行走平乐古街,那个可爱的老外封面新
李淮
邛崃平乐镇长庆街老茶馆,茶馆正门有正楷字书写的对联,左边“进屋闲喝盖碗茶”,右边“出门漫步老街子”,虽然不很工整押韵,契合实际情况,正中“古老茶馆”四字,特意突出一个“茶”字,“茶”字形状比其他三个字大了一倍;从正门进去,上二楼,才是喝茶的地方,木制建筑的门窗透着沧桑色彩,暗淡的本色木纹,无声地向人们述说着茶马古道上茶馆里的人来客往:茶老板、茶房、茶客、盖碗茶、茶吊子、茉莉三花茶汤……
多年的历史,是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西出蓉城重要驿站,“秦汉古镇,川西水乡”的山水韵律,文化风韵:古街、古寺、古桥、古树、古堰、古坊、古道、古风、古歌……百度介绍的平乐古镇让我目不暇接。
八店街,北起于平乐镇的乐善桥头,南接糠市街,长约20米。因街道仅有铺面8间,定名为八店街(亦说八殿街),街通糠市街琴音码头,来往人群熙熙攘攘得以繁荣。八店街口有一打铁铺,此铺已近百年,师傅姓王,家传三代,技艺保持不错,现在铁铺继续为古镇居民打制各种生产生活用具。
走到这里,只见铁铺木板的铺面关闭,王师傅今天没有开业。趴在门缝往里面张望,见铁炉、风箱、煤炭等物品错落有致摆放,“张打铁,李打铁,打把镰刀送姐姐,姐姐留我歇,我不歇,我要回家割小麦”,我唱过的歌谣,我的童年,好亲切哦。
驿站里人来人往,甚是喧嚣。我看到一个外国人,黄头发、白皮肤、高鼻子、蓝眼睛,说话“叽哩咕噜”,他找个本地人领着来到了平乐的芦沟幽谷,对卧佛翠竹甚感讶异,听当地人解释“竹为佛依,佛是竹魂”,便频频点头。
他迈步走上建于清光绪年间的金鸡桥,桥是石板拱桥,桥前鸡头桥后鸡尾,跨足桥下左看看,踱步桥上右瞧瞧,禁不住抚掌大笑,翘起大拇指:“GOOD!GOOD!”。他到长庆街茶馆喝茶,挤眉弄眼学茶客模样,翘二郎腿,咂一下嘴巴喝口“明前茶”。真是个可爱的老外。
平乐镇骑龙山古道
他最感兴趣的是秦汉驿道,他去了,在平乐镇骑龙山城隍岗。他知道这条驿道,当年由成都出发,经邛州、雅州通往遥远的吐蕃、党项、南昭等少数民族的交通要道,是我们茶马古道的起点,也是川藏边茶贸易的通道。当地老人说这条道路叫“马道子”,很久以前,马、牦牛、骡子、脚夫,它们与他们,走过这里……我经过时仔细观察,这段驿道遗址长约两公里,路面宽四米,呈鱼脊背状,中央用河里白色大鹅卵石头铺就一条笔直的中心线,路两旁有山石砌成的半人高墙垣,坚固,千百年来风霜雨雪人为破坏,能够保留如此完好,可见当年修路人的用心良苦。
秦时明月汉家风,大唐文化宋代经济,给平乐带来前所未有的繁荣与昌盛。我跟着那位外国朋友一路前行,也似乎跟着当年的马帮、背茶包脚夫跨越大渡河、岷江、金沙江、雅砻江、雅鲁藏布江,走过川、滇、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3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