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大川的旅行中国民航杂志
我热爱带着孩子满世界跑,尤其是去看大山大川,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对于这件事,每位父母的看法可能都不一样。但到目前为止,我看到最主流的观点还是:同样是花掉时间,孩子可以在家里呆着,可以出去走走,也可以去更远的地方旅行。
去更远的地方旅行,这只是和其他两项并列的第三种选项。
我的看法与此不同。因为工作原因,几年下来,我带着自家娃以及参加我们营地活动的孩子们走南闯北不知几十趟,北至北极圈,南至好望角。
在游历大山大川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变化与成长,他们所传递出的美好与能量,不断让我确信,去更远的地方旅行是一件意义非凡的事情,而不能仅仅作为某种选项。
我们为什么要带孩子去更远的地方,看大山大川?
自然教育的本质
专业些讲,这些深入自然界的课程或者项目,被统称为自然教育。那么,什么是自然教育?
让孩子看花花草草、山川河流,感受自然之美?了解地壳运动、生态演变,学习地理知识?翻山越岭,克服困难,强身健体,锤炼心智?
这些都是,但又不是全部。我理解的自然教育,是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态教育。
讲一些小故事。
我们在热带雨林,看到平滑的苔藓、低矮的灌木丛、高大的树林,我跟孩子们形容,这就像一个多元化的小区,有平房、有别墅、有高楼大厦。你想让孩子知道什么是生态的多样性、世界的包容性,他们站在雨林里,亲眼看着这些不同形态的植物,想着这个形容,会豁然开朗。
这是生态教育。
“在雨林里,气根导致独木成林,气根到底是向上长还是向下长?树上有一个空中花园,那兰花为什么会长在树上?”我们跟孩子们一一讲解什么叫附生,什么叫寄生,他们边听边看,凑得无限近地看,效果比在学校上4节自然课还管用。
看到颜色鲜艳的蘑菇,我们会告知,越是艳丽的蘑菇越有毒,孩子们恍然:原来动画片里的毒蘑菇长这样!
这是生命教育。
雨林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路,如果稍微下雨,行进更是艰难。这些城市里长大的矜贵孩子,在这种原始环境下很快就忘记矜持、忘记自己怕虫子,想办法让自己保持平衡不摔跤,手脚并用,唯一的目标就是能走出去。
在雨林里搭帐篷,不能随便选址,老师会详细解释怎么选地势,如何避雷。
在崇左,我们拿着高清望远镜观察白头叶猴。猴妈妈抱着小猴妹妹,小猴哥哥在前面走,它们行进在与地面90度垂直的峭壁之上,需要抓着一丝一丝的缝隙攀爬。
猴哥哥显然还在学习中,不时摔跤,但妈妈抱着小妹妹,不会伸手,猴哥哥有时差点抓不住,会立即用另一只手自救。孩子们看到这些会思考,猴子尚且如此,我们是否也该更加勇敢?描述勇气是一件很虚的事,我们希望孩子果敢坚韧,不如带他们上一堂大自然准备好的课。
这是生存教育。
生态、生命、生存,是大山大川作为一个虚词的具体呈现,也是它之于一个孩子在知识、行为层面上的意义。那么精神层面呢?
万里路撑起好心态
我认为大山大川的关键,是一个“大”字。
大是天地之大,自然之大,现代人类社会最前沿的科学、最精密的技术,在我看来都不能替代它。
你戴着VR眼镜看到的火山或冰川,跟你真的站在高处俯瞰山川湖海,绝对不是一回事。
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我们爬到一个村子,看着前面的大片平地,悬崖之下就是滔滔江水。
我们的随行专家安老师,曾是高考地理学科的出题人,站在崖边指着浩瀚山川对孩子们说:“你们知道吗,这里在百万年前曾是海底,经过无数次地壳运动变化出平地,冲积出峡谷。”
他捡起一块石头,跟孩子们讲解:“这就是来自海底的证据。”
在南非好望角,非洲大陆的最南端,当地老师Nick让大家在海边找一株最长的巨藻。这些巨藻从海里长出来,被大风刮到岸上。我和儿子畅畅在狂风里艰难行进,终于看到一株无比长的,我告诉畅畅,一个人张开双臂后的整体长度,基本等同于自己的身高,那么我们来量一量。我一共4次展开双臂,那么这株巨藻至少有6米长。
那天,风出奇地大,我几乎无法站立,畅畅也只能抱住我,我们在狂风中举起手里的巨藻,向老师展示战利品。那真是让人此生难忘的画面。
如果不是在这些环境下,浩瀚的自然背后藏着岁月历史,我们作为人身处其中,很难真正体会到生命之博大、世界之辽阔。什么是大气?见过森林的人不会被一棵树困住,这就是“大”。
大山大川本身就带着震撼人心的气概,体验经历过它的孩子,会胸怀宽广。他们看过不同环境下不同生命的生存方式,了解世间所有生命能走到今天都经过了漫长磨砺。他们翻过山越过岭,知道什么叫高原反应,什么叫量力而行,知道人的渺小,也尝试过人的强大。
大山大川,会奠定一个人的基础世界观,而这种观念体系一定是好的,甚至在我看来,是最好的。
人生中最美的回忆,
或许是那年和孩子
躺在雪地里看星星
作为父母,当我们和孩子一起站在星空之下,江海之上,还会有另一层收获:亲子关系的美好加固。这样的动人故事,我在旅途中见过很多。
前年圣诞北极圈之行,我们在几乎极夜的山上露营,所有人都穿着厚厚的连体防寒服。
同行的一个家庭,爸爸是位成功人士,很酷,向来不苟言笑。那天晚上我们集体泡温泉回来,我猛地看见他们一家三口并排躺在雪地上,手拉着手,都摆着大字。我走过去,这位爸爸转头对我说:这样躺在雪地里,看到的星星是最美的。
我完全没想到这位酷爸会有如此浪漫的内心,惊讶又感动,或许这就是天地浩渺的力量。
穿越热带雨林12公里,最挑战的当然是一双舒服的鞋。一位爸爸偏不信邪穿了一双名牌户外鞋。他女儿走在前面,全程一步三回头,不停问:爸爸你没事儿吧?爸爸你鞋带开了,我来给你系上。
他爸爸当场感动得一塌糊涂,事后眼含泪花对我说:“我以为我是来照顾她的,没想到是她照顾我。”他女儿11岁,游泳健将,体力好着呢,又常年来营地,哪里需要照顾,但这真是一个动人的故事。
在那些极致的环境下,全家携手共渡一个难关,牵手共享一个浪漫时刻,怎么看都是此生难忘的美妙回忆。
陈蓉
天使和坚果派创始人兼CEO
中国营地教育联盟副理事长
这些年深入自然,踏遍山川湖海的经历,我曾把它浓缩成一段话写在我们课程的扉页上:
在每一片树叶,每一只蚂蚁,每一颗石头后面,都有一段长长的生命的故事,使得它成为现在的它。每一个大自然的创造,无论渺小或伟大,都有一段复杂的让人不解的过程。
如果我们的孩子能这样去理解生命,继而理解人生,再用来自大山大川的感悟与心态去过自己的一生,TA的人生,一定差不了。
怎样拥有一段完美的亲子旅行?
旅行目的地的选择
在初中之前都是全家旅行的黄金年龄。
这个时候孩子还没有进入青春期,没有特别强的自我意识,也不会“无事生非”。旅行目的地的选择,就是基于全家人的考量。所以,要以全家人的一致兴趣为主。
通常学龄前家庭,不建议长途跨洲旅行,时差和气候差异,很容易导致孩子生病。最理想是3个小时以内的飞行,5天以内的行程,到达目的地之后尽量不要频繁换酒店,除了打包太麻烦,更重要的是,要花时间重新去适应新的环境。
小学阶段的孩子,家庭旅行需要有意义——这个目的地是知名的火山?海洋?峡谷?极光?雨林?孩子每一次的旅行都要有所收获,旅途中的学习更能记忆深刻。再大一点的孩子,基本上都喜欢跟同学和朋友出去,这个时候跟家长一起旅行,最容易“相看两生厌”。识趣点的话,还是各自欢喜比较好。
当然,每年一次的全家人一起旅行,如果能成为一个家庭的年度大事,那是最好。不过,孩子的意见可能就会成为主导了。这个阶段的旅行,更强调“一生一次”的地方,需要借此建立家庭关系的紧密联结。
全家一起做准备
决定目的地之后,有很多基本功课需要提前做好。比如,行程的策划,内容的准备,行前物资的采购。当然,最重要的是确定机票和酒店。低龄家庭尽量选择白天的航班,我们就曾有过搭乘半夜的飞机,孩子在候机室睡着了,怎么也弄不醒的尴尬状况。如果是跨洲飞行,最理想的是到达当地是下午,这样可以带着孩子玩疯一点,吃完晚饭倒头便睡,第二天时差就倒过来了。
酒店不一定要豪华,更重要的是要familyfriendly,所谓“家庭友好”。可以挑选公寓式酒店,或者,房间稍微大一点,带个小厨房,方便烧开水,泡茶泡方便面什么的。淋浴还是浴缸,也是有讲究的。花洒不方便取下来的话,低龄孩子的洗澡就是个大问题。
那种网红打卡型酒店,大部分都偏重于外观设计和室内装饰,太多的镜面,台阶,水景,这些看上去很美的设计,都容易埋藏危险。家长也需要休息,没法做到每分每秒都绷着弦。所以尽量减少这种基本的风险。
机票酒店行程之外,更重要的是和全家人一起预热——我们要去哪里?这是在什么国家,附近有哪些国家/地区/城市?那个地方用什么货币,跟人民币如何兑换?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我们这次的行程里是不是看得到?有什么好吃的?他们说什么语言……找一些相关的纪录片和书,提前一个月,全家一起来预读,不仅对旅行带来期待,也是一个共同学习的过程。
旅途上的分工合作
旅行是一个全家合作的项目,所以要让每个人都有一个角色。孩子可以承担用英文去买冰激凌买零食的角色,爸爸负责开车,妈妈负责问路;每个人都要背自己的书包,把自己的零钱和零食,纸巾,洗手液等都装自己包里,而不是让爸爸或者妈妈做一个大骆驼。给老人和同学带礼物,孩子可以有一个预算,自己做主。这些分工和任务,让孩子学会合作,学会妥协,也学会了成长。
美好的记忆和收获
所有美好的记忆,都需要被呈现出来。
旅行之中,我们各自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用手账,笔记,图画,照片或者视频,把美好的景象和内心的感动,都一一记录下来。也可以全家人合作,一起来做一本纪念册或者一张大画。每次旅行都有这么一本,积累下来,也是沉甸甸的一箱了。过两年翻开来看,还可以聊起很多有趣的故事。
更重要的是,每天都找点时间来做个小小的反思“Reflection”——我们今天做了什么,吃了什么,遇到什么?哪些做得好,哪些还需要改进,哪些行为以后再也不能做……滴水穿石,这就是旅行中“处处皆课堂,时时有成长”的最佳做法。
上述这些工作,不一定都要做完,根据自身情况而定。
最重要的是,一家人在一起,在路上,认识世界,更爱彼此,本身就足够美好。
更多精彩
请翻阅航班配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4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