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见证,一条路如何改变高原孤岛
▲图为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局部卫星图,这是一个森林与冰雪相生相伴的地方。卫星数据来源:资源三号
“进藏难,进墨脱更难”。
“墨脱”,藏语中意为“隐秘的莲花”。隐秘意味着闭塞,因为地理位置和交通因素,这座“莲花秘境”难为外人所触及。路,是打破这片秘境最直接的通道,一条公路如何改变这座“高原孤岛”?思客通过卫星观测,踏入这块因路而变的神秘土地。
“人间绝域”意味着什么?
墨脱县,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西、北、东三面被喜马拉雅山脉和岗日嘎布山阻隔,著名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在墨脱县奔境而过。
▲墨脱县地理位置示意。底图来源:天地图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这片土地成为青藏高原上最为奇绝的地方之一。
夏季,来自印度洋的温润季风,沿南部的雅鲁藏布江下游峡谷不断深入,形成一个强大的水汽输送通道;冬天,北边的高原和喜马拉雅山山脉的天然壁垒,又成功地阻挡住寒流来袭,一个镶嵌在高寒青藏高原边沿的“温暖之地”由此诞生。
▲镶嵌在雅鲁藏布江峡谷深处的“秘境”墨脱。卫星数据来源:SENTINEL-2
绝美风景的背后,是难以言喻的危险。一旦大雪封山和发生泥石流,道路阻隔,这座隐藏在云雾、雪山、密林当中的人间绝域就会变为“高原孤岛”。
公路未通时,墨脱的路是踩出来的羊肠小道、简易的溜索以及木桥藤桥。上山下山,再上山再下山,生活于此的珞巴、门巴、汉、藏等各族群众世世代代只有翻越雪山和沿江河两岸绝壁才能出山。
▲从墨脱至波密县扎木镇卫星三维实景。卫星数据来源:高分六号
能有一条通往外界的公路,是墨脱人世代所盼。
在这里筑路,有多难?
印度洋暖湿气流沿雅鲁藏布江北上,遇雪山阻隔,使墨脱年降水量达到mm。地震、泥石流、滑坡、塌方、水毁、雪害等危害公路建设的地质灾害和自然灾害均集中在这一地区,修建墨脱公路一度被认为不可能的事。
▲年12月20日,近地面风速、相对湿度观测。
自上世纪60年代末,国家就开始修建打通墨脱的公路,边修边塌,屡建屡毁,但在长达40多年的时间里从来没有放弃过对墨脱公路的建设。年4月,国家投资9.5亿元对公路全线改建。
▲进出墨脱的两条通道,修通公路前,沿途需4-5天。卫星数据来源:SENTINEL-2
这条北起波密县扎木镇,跨越江河、翻山越岭,抵达墨脱县城的山间公路,全线.公里。北段是喜马拉雅高山寒带,南段是雅鲁藏布热带雨林,南北高差达~米,山势异常险峻。
横卧中部的嘎隆拉山脉,成为墨脱公路的“季节大门”。嘎隆拉隧道的贯通,打破了墨脱一年只通车3个月的“冰封”。
▲嘎隆拉隧道口。图片来源:墨脱旅游
嘎隆拉隧道全长米,平均海拔米进口海拔米,出口海拔米,最大埋深米,北南出进口落差达米,因地形复杂,被称作“隧道地质病害百科全书”。
▲嘎隆拉隧道南北高差达米,相当于40层楼的高度。
天堑变通途。年10月31日,经历半个世纪的努力,这条艰险的公路终于修通,中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县正式纳入中国交通版图,墨脱就此进入现代化发展的快车道。
进入年,扎墨公路迎来柏油路面,年4月,从林芝首府八一镇到墨脱县城的班线客运车开通。从5月开始,进入墨脱的扎墨公路告别了四驱车越野时代,正式进入了两驱车时代。
▲年4月,墨脱县农村客运班车正式开通,途经全县5个乡镇、12个行政村和1个自然村。
短短的7年时间,墨脱公路再变样,从泥泞之路到柏油路的全面铺设,雨季的泥石流塌方减少,危险系数有效降低。
“莲花秘境”,不再遥远
如今,一条柏油路,从波密翻越嘎隆拉直抵墨脱县城,沿途不绝于耳的瀑布群,曾经的藤桥溜索也逐渐被更多人了解。
▲位于墨脱县南部的果果塘大拐弯。卫星数据来源:高分六号
不再遥远的不仅仅是墨脱“秘境”,也让更多的墨脱特产走出大山。
当地农牧民因地制宜,在拥有暖湿气候的墨脱种上了亚热带水果。香蕉、柠檬为主,蜜柚、木瓜、甘蔗、芒果、柑橘和菠萝蜜为辅,使亚热带水果种植业成为增收致富的优势产业。
随着公路的开通,墨脱茶叶很快走俏外地。年,当地开始试种茶叶,3年后茶青成熟。经过几年的发展,墨脱已建成高标准茶园25个,面积近亩。每年,全县茶青采摘量近5万斤。
“种什么长什么”的天然优势,在通路之后成为带动地区发展的强劲动力。
年,墨脱全县脱贫摘帽。一栋栋新房建起,各式车辆络绎不绝,民宿、饭馆红红火火,有机茶走俏市场,年轻人返乡创业、扎根故土……地图上的坐标,不再是高原孤岛,而是小康家园。
▲派墨农村公路卫星三维实景,派镇至多雄拉山口段。卫星数据来源:高分六号
如今,第二条通往墨脱的公路——派墨公路正在如火如荼修建中,计划于年7月1日全线贯通。派墨公路建成后,将形成进出墨脱的环线,打破墨脱交通瓶颈,极大地缓解进出墨脱难的问题。
畅通,让墨脱变得“触手可及”,墨脱的未来,更会因路而兴。
新华社卫星新闻实验室
新华网思客
新华网5G富媒体实验室
联合出品
策划:刘娟
监制:李晓云
作者:祁丽君郭建伟
制图:祁丽君
卫星技术:罗亦萱孟繁星
卫星数据:李雁飞朱立博
动效制作:段立红
编辑:舒克凡
校对:马宇聪
卫星三维技术:数字地球平台
卫星技术支持单位:中科星图股份有限公司
卫星数据来源:高分六号、资源三号、Sentinel-2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1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