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善院士高龄拿下的青年基金项目就像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
文|《中国科学报》记者甘晓
王成善院士在办公室。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一间不大的办公室里,一张“青藏高原及邻区地质图”铺满整整一面墙,这是属于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成善的世界。
“以雅鲁藏布江为界,往南叫作西藏南部。在藏南定日县一带,保留了中国大陆最年轻的海洋地层。”王成善取下眼镜,凑近地图,边用目光扫视边向《中国科学报》介绍。最后,他的手指停在一块浅绿色的地方,“这是我们发现的新地层——甲丕拉剖面,就在江孜县,我不知道爬上去过多少次啊”。
年,王成善的一个课题获得首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以下简称青年基金)项目资助,题目是“西藏南部白垩纪黑色页岩与大洋缺氧事件”。这项研究从位于江孜县的甲丕拉剖面开始,也成为他随后几十年科研人生的起点。
“对我而言,青年基金资助的这项研究就像改变火车轨道的‘扳道工’,让我走上基础研究的征途,有机会遇见‘星辰大海’,探索未知。”他说。
险些错过的机遇
王成善人生中大部分时间都留给了青藏高原。早在年,他就来到西藏开始了人生中第一份正式工作。年从成都地质学院毕业后他本来可以留校任教,但却坚决要求去地质队,回到西藏出野外。
是什么让他如此着迷?因为“石头会说话”。王成善告诉《中国科学报》,“当你发现海拔多米处的石头,过去居然沉积在米深的海底,你的脑海里会展现出一幅平时难以想象的画面。”作为地球科学的天然实验室,青藏高原上各式各样的“石头”背后隐藏的秘密总是深深吸引着地质工作者。
20世纪80年代初,地质工作者从事野外调查的条件极其艰苦。“白天我们走路、爬山考察地质剖面,晚上就住在当地的兵站或老乡家里,或是自己搭帐篷。因为山特别陡,一天下来,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路上。”王成善回忆,“我不怕高原反应,好像越到荒野的地方、基岩裸露的地方,我的高原反应越轻。”
年9月前后,他第一次来到甲丕拉剖面。举目四望,山的一边是一望无际的高原荒野,远处雪山巍峨,另一边则是深深山谷中流淌着的清澈河水。目光向山谷聚焦,因为河流冲刷,整个剖面的构造和各类岩石都被清楚地展示出来。
山谷中沿着河流分布的黑色页岩引起王成善的注意。“当时的季节、那样的环境中,页岩的黑色显得特别单调、特别明显。”他不禁开始思考:为什么这些石头颜色这么黑,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几年里,王成善一直在科研中寻找答案。当时,国际科学界对白垩纪研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假说:万年至1.4亿年前的白垩纪时期,存在频繁的“大洋缺氧事件”。他们同时推测,大洋缺氧会导致海水富营养化和贫氧,沉积物质由还原过程形成,继而呈现出一种特殊的黑色。
王成善还从文献中获知,欧洲科学家已经在位于今天地中海附近的“西特提斯”地区找到了黑色页岩作为证实这一假说的证据。“如果在位于西藏的‘东特提斯’也能找到类似的证据,就可以证明白垩纪‘大洋缺氧事件’的全球性。”很自然的,他想到了甲丕拉剖面上看到的黑色页岩。但是,由于一直忙于出野外,王成善来不及也顾不上开展进一步实验。然而,正是有了前期不断的积累,才使得他在后面的“科研轨道”上越走越远。
机遇直到年才到来。王成善刚好结束一次长时间的野外工作回到成都,这才赶上首届青年基金申请。一番认真准备后,这年秋天,他远赴南京答辩,最终以35岁“高龄”,擦着青年基金年龄上限搭上了“末班车”,获得资助。
无独有偶。年,他申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时,因作为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西藏科考路线的领队而几乎没有时间准备答辩材料,又由于飞机原因险些错过答辩。好在最终他抓住机遇,“有惊无险”地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回想起来,王成善的这两次机遇似乎都差点因为出野外而错过。如果真的错过了,会感到遗憾吗?他的回答是,“会有遗憾。不过,时代和历史会造就人,错过了这一次机遇,还会有下一次。”
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探索未知的征途
拿到青年基金4万元经费,王成善喊上自己的第一个硕士生,用一辆越野车装上锅碗瓢盆等吃穿住所需的家当,又回到了心心念念的甲丕拉剖面所在地——江孜。
几年下来,项目执行完毕,王成善从那些黑色页岩中找到了思考已久的科学问题的答案。“这项研究证实‘东特提斯’也发生了‘大洋缺氧事件’,基于研究结果我发表了相关领域的第一篇论文。”他说。
获得青年基金资助,王成善也感受到学界对他长期积累的认可,从而信心大增。如今,当年的一个“小问题”已经被做成了“大领域”。这一领域已经成为国际地质学的研究热点,也培养了一批走在科学前沿的中国学者。
王成善认为,青年基金设立之时,国家经济实力和学界认识水平限制了大家的视野,基础研究远不如现在受重视。“我的专业是沉积学,顺理成章要为油田生产实践服务。正是青年基金这个‘扳道工’的作用,使我认识到基础研究对科学工作的重要性,因此我坚持从事基础研究一直到今天。”他说。
35年来,王成善沿着青年基金确定的研究方向不断拓展,即围绕关于白垩纪的科学问题开展研究,从“大洋缺氧事件”到“大洋富氧事件”,再到温室气候,踏遍青山人未老,始终活跃在科研一线。
在如今年逾古稀的他看来,从事基础研究的学者,肩负的使命担当就是探索未知,不停追问“为什么”——为什么白垩纪是整个地球历史上形成油气资源最为丰富的时代?为什么这一时期出现了规模如此巨大的温室气候效应?我们的研究对国家油气资源勘探利用和应对全球环境变化能有多大的帮助?
这位可爱的老顽童有着孩童一般的天真、仰望天空,更有着科学家的严肃、脚踏实地。他说:“我们科学家需要有一点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精神,专注在一件事上不断挖掘,才有可能遇见征途中最美的‘星辰大海’。”
即便已年过七旬,王成善仍在思考,地质学应当如何蹚出一条探索“未知”的道路。“地质学将进入一个令人心动不已的范式变革时代。”他认为,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大数据等学科的帮助下,地质学将得到深度挖掘、整合处理和可视化分析,从而获得我们过去无法想象的知识。
征途,永远在路上。
充满信心的期待
“35年前,35岁的我获得青年基金资助开始做基础研究,那时还是‘跟踪式’的研究,很高兴看到现在35岁的年轻人比我当年水平高太多!”王成善欣慰地说。
王成善曾给自己定下一个“小目标”,希望从他团队走出去的青年科研人员都能拿到青年基金。为此,每年申请季他都会给年轻人的申请书提建议。“申请书中,我最看重的是科学问题的凝练。”他强调。
王成善期望中国地质学能从“跟踪式”研究尽快迈向“原创性”研究的新阶段。为此,他决定从基本概念入手。年,他曾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福元共同发起一次学术会议,专门研讨地质学领域大大小小基本概念的来龙去脉,有超过人参会。
“基本都是年轻人,我们给他们布置作业,比如‘蓝闪石片岩’这个概念是怎么提出来的、我们中国科学家能从中得到什么经验。”王成善说,“通过这样的反思和总结,我们希望年轻人能够重新思考和学习究竟怎样才能做出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创新,而不仅仅限于概念层面和‘喊口号’。”
他这样寄语青年科研人员:“希望你们能做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国家的研究。”
王成善一边思考着地质学的未来、青年科研人员的未来,一边憧憬着出野外。他已经计划好不久后的野外考察。“我没有一天不想去野外,去‘听’石头‘讲述’科学故事。”他说。
王成善的心中,始终荡漾着这样一种可能只属于基础科学的诗意期待。“就像研究我们人类的历史一样,我们了解地球上千万年前甚至上亿年前的过去,从而预测我们生存的地球未来将去向何方。”
20世纪80年代,王成善在青藏高原考察时留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2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