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断山有多少奇迹星球研究所
本文由“大横断”团队提供
不代表星球研究所观点
在中国西部,青藏高原东南缘,数列南北走向的山脉齐聚,阻隔东西,这便是横断山。
横断山是一系列南北向山脉的总称,包括伯舒拉岭-高黎贡山、他念他翁山-怒山、芒康山-云岭、沙鲁里山、大雪山、邛崃山、岷山七列,北部以昌都—甘孜—马尔康一线与昆仑山、唐古拉山为界,向南主体部分大致以青藏高原东南缘相当,广义的横断山则延伸至国界附近。
这里山高谷深、河流激荡,地形起伏极大。大家熟知的贡嘎山、四姑娘山、梅里雪山、亚丁三神山、九寨沟、黄龙、若尔盖等著名景点都聚集于此。
如果将视线范围向周围扩展,将那些与横断山相接,且同样拥有极大地形切割度的区域一起纳入,将得到一个景观极度丰富的自然区,我们将其称之为“大横断”。
大横断范围示意,包括川滇藏青部分区域,以及甘肃、贵州小部分区域。制图丨杜卓异
因为自然景观丰富,尤其山峰资源众多,金敦·沃德、华特·古格里、中村保等横断山脉探索者将其称之为“中国的阿尔卑斯”。
另一方面,复杂的地形孕育了丰富的景观,也极大限度地阻碍了人类触及,人们对这片土地的系统认知不过百余年历史。
所以,更多的精彩依然在等待更多的探索。
壹认识横断山
和中国西部许多地区一样,横断山及其周围地区的近代科学考察是由西方探险家拉开序幕的。
年,英国探险家威廉·吉尔上尉是西方成功进入横断山脉腹地的第一人。其探险游历被撰写为《金沙江》一书。书中对横断山区的记述掀起了西方人涌入横断山区的潮流。
年8月29日,吉尔一行在巴塘粮台赵光燮带领的卫队护送下,经巴塘、阿墩子(今云南德钦)、东竹林寺、剑川、大理,到达缅甸,在其不朽著作《金沙江》中,详述了横断山区尤其是康藏地区的山川地理和风土人情。制图丨杜卓异
年,苏格兰地质学家华特·古格里来到贡嘎山区考察,认为这里的山峰非常年轻,并据此提出了横断山为“中国的阿尔卑斯”的观点。
瑞士地理学家爱杜阿德·艾姆霍夫在其著作《四川的高山》也提出了“中国的阿尔卑斯”的观点,图为艾姆霍夫那张经典的贡嘎主峰铅笔草图。图片源自丨洛克精选
让横断山的魅力在世界上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者则属约瑟夫·洛克。从年到年,他在《国家地理》发表数篇文章介绍横断山。文中富于异国情调的民族风情以及雪山冰峰的气息,强烈地冲击着西方读者。这当中就包括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并最终启发他在《消失的地平线》中创造了“香格里拉”的意境。
洛克和纳西族探险队员。图片源自丨洛克精选
在此前后,涌入横断山区的还包括被称为“植物猎人”“动物猎人”的探险家、博物学家。他们将余种植物引入西方,包括桃金娘、绣球花、报春花、蔷薇等等。其中最引入瞩目的当属种类众多的杜鹃,以及色彩艳丽的绿绒蒿。大熊猫、滇金丝猴、麋鹿、扭角羚等珍稀动物的捕获则更让世人惊叹横断山区的生物丰富度。
早期西方探险家对中国动植物的探查和搜寻促进了科学认知,但也存在暴力与血腥。图为香格里拉市千湖山,这里的高山杜鹃贴地生长,盘根错节,蔚为奇观。摄影丨李东红
整体而言,新中国成立前,横断山及周围地区地理地质、动植物等方向的探索是以西方探险家为主导的。但受自然环境及时代条件所限,这一阶段的探索相对零散。
横断山更为全面系统的考察,是随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考察展开的。今天,有关横断山区的自然科学认知大都以此为基础。
最近的几十年间,随着国力的上升以及交通的改善,横断山区迎来了地理景观大发现的黄金时代。
众多河流的切割,让横断山及周围地区拥有难以计数的极高山,且绝大多数尚无人触及。这对登山者而言,无疑拥有巨大的吸引力。
(请横屏观看)
怒山、云岭、宁静山、高黎贡山、伯舒拉岭、他念他翁山峰群。摄影、标注丨夏军民
日本山岳会的登山家中村保,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几乎每年都会进入横断山区探查山峰资源。他以一己之力,几乎穷尽喜马拉雅以东的未登峰,可谓寻找未登峰的第一人。
中村保撰写的《喜马拉雅以东—西藏的阿尔卑斯》一书,收录了多座海拔米以上的未登峰资源。这部登山巨著成为山峰爱好者的行动指南,并激发这些勇敢者开拓了一条条震撼人心的新线路。供图丨中村保
随着观光旅游热潮的兴起,摄影师群体成为景观探索的先行者。吕玲珑、王建军、高屯子、周小林、大川健三等耳熟能详的摄影师,让稻城、四姑娘山、丹巴、黄龙等著名景观走出深闺,成为旅行者心中的圣地。
图为九寨沟五花海。摄影丨姜曦
不止于此,这片土地上还有更多的雪峰、冰川、海子、草原、花海、河流、沟谷……它们同样美丽,同样让人心驰神往。
而它们也在等待我们,等待我们进一步的探索。
贡嘎主峰帽子云。摄影丨南卡
岗格恰吉高山海子,位于青海玉树市。摄影丨欧阳凯
贰“大横断”工程
年3月,我们开启了“大横断”探索工程,项目邀请了60余位研究者及摄影师,历时3年系统性考察了横断山脉的景观资源。
项目将大横断划分为20个区域,地毯式列出具有价值的点位,分批邀请研究者和摄影师去实地采集,最终形成独立的篇章。制图丨杜卓异
年10月,税晓洁在四川新龙县银多乡发现一处新的丹霞地貌景观——阿色丹霞。
年8月,丹霞地貌专家黄进教授到此实地考察。他认为阿色丹霞是青藏高原上最好、国内顶级的丹霞地貌景观,具备冲击世界级品牌的潜质。
阿色丹霞绵延30多公里,正处于壮年期,整体海拔在-米之间,属于典型的高寒型丹霞。摄影丨温志强
年8月,摄影师范菁来到阿科里河谷。从这里往北,在金川县与丹巴县交界的高原上,分布着数百个大大小小的海子,可以说是横断山脉仅次于海子山的第二大高原湖泊分布区。
范菁先后从党岭、阿科里河谷、沙冲沟进入这片高原面,考察了情人海、东错、西错、眼睛海、葫芦海等数十个海子,其中许多首次由此进入公众视野,图为沙冲沟雪松湖。摄影丨范菁
欧阳凯,来自美国的90后户外探险家,却对横断山脉有着特殊的感情。年8月,他在青海玉树南部,进行了8天的徒步,将横断山脉北部与昆仑山东段南支交界附近的一座鲜为人知的山峰——保梭色,带入了公众的视野。
保梭色海拔米,当地人叫它“岗格恰吉”,意思是“八峰山”。摄影丨欧阳凯
怒江是考察的重点项目。从左贡到察瓦龙三百公里江段,分布着3公里长的冲各错、百学错和址体错。这里还有40余公里的古米大峡谷、20公里的绕金大峡谷、海拔余米的查格腊子、北斗七星般的亚尼海子。
为了探索这片未知的区域,五支考察队伍展开了接力行动。
年11月20日-12月21日,周伟和吴昆拉开了怒江未知江段的考察序幕;年7月28日-8月8日,周伟和税晓洁完成了大部分怒江干流考察;年11月11日-16日,王焕友、余继春、陈志宏、丁启恒、罗伟、角潘瑞等6人到达古米大峡谷格巴村;年11月25日-12月2日,曾建华和王焕友穿越古米大峡谷;年6月17日-28日,张涛和王焕友完成冲格错考察。制图丨杜卓异
年7月,周伟和税晓洁组成的外采团队展开了怒江的第二次考察。在这次历时10天的考察中,探索怒江干流余公里,仅剩下60余公里的峡谷江段。图为考察队经过西巴村。摄影丨周伟
年6月21日,张涛和王焕友组成的第五支怒江考察队抵达冲各错,这是伯舒拉岭最大的高山湖泊,全长约3公里。摄影丨张涛
两年时间,五支考察队伍勠力同心,公里怒江干流空白地段第一次有了比较详实的资料。特别是第四次穿越取得了相关数据,确认怒江古米大峡谷为中国的第三大峡谷。
大峡谷最大深度的计算方法,一般采用对峙于两岸最高山峰的平均海拔,并与同一剖面所经过的江面海拔之差作为该峡谷的最大深度。按照这种计算方法,此前,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帕隆藏布江大峡谷、虎跳峡分列前三。通过实地踏勘,以古米大峡谷西岸的查格腊子(海拔米)和丫切附近的无名峰(米)作为过江断面,得出其最大深度为米,仅次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米和帕隆藏布江大峡谷的米,大于虎跳峡的米。从长度来看,虎跳峡全长约16公里,古米大峡谷的长度为30余公里,因此,无论从深度和长度都全面超越了虎跳峡。制图丨杜卓异
高耸的雪山、深切的峡谷,并不能阻挡人们交流的脚步。在近代探险之前,茶马古道便如同一张巨网,覆盖了横断山区的许多区域。
热爱徒步的旅行者依托这些古道开拓了一条条经典的徒步路线,如贡嘎环线、洛克线、长坪沟-毕棚沟穿越、虎跳峡、雅拉环线、扎尕那穿越等。
康定莲花湖徒步。摄影丨无痕
在此基础上,我们希望能将这些徒步线路拓展升级,于是,规划了一条北起甘肃合作,南至云南大理,纵穿横断山区的“横断天路”。
横断天路跨越滇川甘三个省份。沿着这条线路,徒步者将穿越虎跳峡,进入尼汝村,通过稻城三神山,深入雅砻江秘境猛董,并连续绕行贡嘎山、雅拉雪山、党岭、三奥雪山系列高峰,走过若尔盖草原,向北直达迭部扎尕那。制图丨杜卓异
为了验证可信性,项目发出勘线邀请。短短3天时间,就有余人报名。项目组先后派出8支队伍实地踏勘,初步打通了中国首条长距离国家步道。
国家步道系统是欧美国家一种成熟的长距离徒步线路,长度至少50公里以上。最长的有数千公里。美国是国家步道的发源地,拥有景观步道11条,历史步道19条,休闲步道多条,每年有万人在步道上行走。图为美国阿巴拉契亚国家步道,于年代创建,是世界上首条长距离步道。摄影丨张诺娅
“横断天路”是中国首条类似于阿巴拉契亚小径的国家步道系统。以此为基础,向南可以朝高黎贡山延伸,向北可接秦岭、太行山、大兴安岭。五段步道贯通之后可形成中央国家步道,全长约公里。
中国长距离步道规划示意图。制图丨杜卓异
这条大致与胡焕庸线平行的步道一旦建成,将成为世界上最为壮丽的国家步道系统。
它跨越热带雨林到亚寒带针叶林五个自然带。沿途可观赏到森林、草原、湖泊、沙漠、沼泽、雪山、冰川等多种自然景观。
贡嘎山西坡。摄影丨王建军
深入探访30余个民族的原生村落,亲密接触吊脚楼、藏碉、石板屋、窑洞等古老民居。
嘉绒藏族,照片拍摄于四川丹巴县。摄影丨李天社
可以说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步道系统,都不可能拥有如此多样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
茨中教堂,云南德钦县。摄影丨陆江涛
叁作品
3年时间、10万公里、68位探险家、外采天、写生24天、航拍37天、勘线天……我们涉急流、登雪山、穿密林……最终,所有的探索凝聚成一部地理史诗——《大横断》。
03:25横断英雄会。集聚地理学者、媒体人、导演、画家、旅行家等各行业的佼佼者。制图丨杜卓异
《大横断》是一部多页描述横断山脉的巨作。它把这片隐秘世界私藏的美丽都毫无保留地公之于众。
《大横断》白金版配套有4张超大幅地图,增加三篇硬核文章,《印象》篇由32开小册子改为16开的大拉页,封面采用仿羊皮材料,增加特种纸函套,更有质感。供图丨荒野中国项目
横断山脉研究会(日本)会长中村保先生,对《大横断》做出高度评价:
衷心祝贺中国首部多角度描述横断山脉的巨作横空出世。该书对横断山脉进行了综合性的记述,其内容价值不可估量。该书不仅展现了横断山区域的山岳,还通过地理、文化、历史、民族以及动植物等多个视角进行了描述,堪称里程碑式的力作。供图丨荒野中国项目
年,在第十三届户外金犀牛奖评选中,《大横断》荣获“最佳户外出版物”。
金犀牛最佳户外出版物奖项授予以户外、探险、环保、旅行文化为题材的优秀原创出版物,把积极向上的生活理念和温和自然的人文关怀作为图书推广的普世价值。供图丨荒野中国项目
“大横断”是一个繁复而多样的生命体,要完整地讲述它,需得用多个不同的视角。
故在《大横断》一书中分全景、序篇、视点、景观、侧影、怒江怒江、横断天路、印象八个部分,将记叙文、散文、诗歌、绘画、摄影、地图、备忘录、采访笔记等多种体裁融合在一起。
《大横断》图书。供图丨荒野中国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配套出版的4张大幅地图突破制图极限,展现1到19级地理信息。做到一图在手,说走就走。
大横断全景卫星图。尺寸88×68厘米,克地图专用纸
大横断旅行示意图。尺寸88×68厘米,克地图专用纸
横断万重山。尺寸98×68厘米,克地图专用纸
大雪山。尺寸98×68厘米,克地图专用纸
设计方面,出版团队邀请“最美图书奖”获得者张志伟、张悟静两位设计师进行图书设计。
为了更好地呈现效果,全书页采用线装,以实现页面平整打开;使用字典纸、书纸、铜版纸、涂布纸、彩胶纸等多种纸张以展现不同内容。
4种来自横断山水物种的靓丽配色,分别对应书中的四大板块:景观、侧影、怒江怒江、横断天路。
无论是每个板块开始前的Slogan,还是不同于一般书籍正文3毫米接近极限的页边距排版都为了契合不走寻常路的项目风格。
每一个喜欢探索的你我
都将是中国地理发现的见证者
现在
让我们从《大横断》开始
开启探索之旅
限份
▼
创作团队
撰文:杨浪涛
审稿:曹越
编辑:张晶
图片:赵嘉
地图:杜卓异
审校:马德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3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