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春天才有花看这份中国冬日赏花指南请查
在日常认知中,百草萧瑟、万叶飘零的冬日并非赏花的佳期,但这份傲雪凌霜、灼灼其华的景象,自古都为文人雅士赞赏。
在中国广袤的领土上,植物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可以竞争的生态位,一些物种为了繁衍,进化出可以耐寒的机制,为我们在数九时节带去了观景的灵感。
冬日赏花地图(时间限定为11月-次年3月)华夏风物
中国冬日赏花,少不了传统园林的蜡梅、梅花、山茶;在广袤的山野间,高盆樱、油菜花、玉兰等抢占先机;一些富有异域风情的植物也在南方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吐露芬芳。
这场始于凛冬的花海“猎艳”,你准备好了吗?
11月底至12月中旬的20天,正是中国从北到南次第入冬的时间。在此期间,云南大理无量山的千亩冬樱花,捎来冬日的第一笺花信。
初冬生机盎然的高盆樱(Cerasuscerasoides),俗称“冬樱”或“早樱”,原产于喜马拉雅山脉。作为中国原生植物,高盆樱的气势丝毫不让园艺观赏品种,其花色较深,更有最鲜艳的红花亚种,在中国南方其他地区引种栽培。
在高盆樱枝头嬉戏的绣眼图虫创意
高盆樱往往花叶同出,是云南颇受欢迎的景观树。从大理到昆明,一路向东到红河州,都能寻到它的芳踪。其中,无量山樱花谷是数量最多、分布最集中的景观区。这些花儿原为茶园主人栽种自赏,后来大规模种植,遍生于海拔余米的山谷。每逢冬日,高盆樱迎着缭绕的晨雾,与茶田共同组成红绿相映的仙境。
无量山樱花谷中,如云似霞的高盆樱与碧绿如染的茶园交织在一起。图虫创意
不过有趣的是,与“山寺桃花始盛开”的固有认知不同,高海拔的高盆樱会率先开放,随海拔降低,各地花期陆续接力到次年2月。无论山间还是古城,梯田或是铁道,高盆樱都是云南冬季最娇媚的一抹嫣红。
红塔西路是昆明市区高盆樱最集中的区域。图虫创意
这种山茶科山茶属的常绿灌木起源于温暖潮湿的西南地区,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在中国栽种,用来点缀冬色,并在7世纪时传入日本。到了宋代,民间栽培茶花已是常事,“门巷欢呼十里村,腊前风物已知春”描述的就是山茶盛开的景象。
在日本,山茶又叫做椿花,与樱花齐名,被誉为“圣花”。图为画家安田靫彦所做的《红白椿花》。(图源网络)
中国是观赏山茶的发源地,野生资源丰富。云南昆明植物园、大理博达茶花谷、腾冲和睦茶花村,以及两广、川渝等地,有它盛放的身影。浙江的金华国际山茶物种园,收集了世界上已经发现、定名的山茶物种总数的八成。温州大罗山仙岩景区则生长着一棵近年树龄的茶花树。
丽江玉峰寺内的山茶树植于康熙年间,余天的时间都在开花,被誉为“云岭第一枝”“世界山茶王”图虫创意
在北方,青岛的市花就是山茶,当地人称“耐冬”。与世隔绝的长门岩岛是中国野生山茶分布的最北线,保存着一片相当古老的原生山茶C.japonica单一优势林。
如今山茶已有千余个品种,绝大多数园艺观赏山茶拥有滇山茶C.Reticulata的血统。新发现的广西金花茶系植物Ser.Chrysanthae填补了山茶家族金黄色基因的空缺,被誉为山茶皇后。另外,宝相外宣的“金盘荔枝”、堆砌如阁的“十八学士”、富有传奇色彩的“抓破美人脸”,都是为人津津乐道的经典品种。
白雪下的山茶图虫创意
近年来,一股拙朴之风在新一代赏茶人中回归起来,大家乐于栽培小巧耐看的茶梅。
茶梅是从形态上对一类山茶的特定称呼——它们是筒状的离萼花,凋谢时花瓣一片片地脱落,花蕊也更分散。其余的山茶是盘状的合萼花,凋谢时整朵花一起落下,花蕊紧凑如束。因为茶梅花形简洁如梅,花期又更早,故得此名。相对于山茶,茶梅的足迹可以深入更北的地方,如湖北黄冈的罗田燕儿谷便是赏茶梅的胜地。
大别山主峰天堂寨南麓的燕儿谷,是罗田县的南大门,每年茶梅盛开之时会举办“大别山茶梅节”。燕儿谷景区
木兰科的玉兰,源于中国西南山地,是最早的被子植物类群之一。和其他花卉不同,木兰科植物诞生之时,尚未进化出花蜜这样的回馈,而是靠香气吸引昆虫。所以,我们所熟知的以香气闻名的含笑、白兰(缅桂)等都是木兰科植物,也是许多人铭刻在儿时记忆中的春夏芬芳。
文征明《玉兰图卷》(局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中国木兰科植物的多样性、美观性、科研价值恐怕在全世界都无出其右。在“发现西部花园”的年代,被威尔逊、德拉维等植物猎人带到世界舞台,引发了巨大的轰动。其中,玉兰(Yulaniadenudata)是最早开放的。
玉兰与海棠、牡丹、桂花并列,称为“玉堂富贵”,《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菊之落英”。图虫创意
在云南,大致是在高盆樱谢幕的冬至,玉兰开始续写篇章。临沧凤庆的王家寨村生长着中国开花最早的一批玉兰树。有一株“玉兰王”据考证已有年历史,高达15米,需要四五人才能合抱。在多平方米的巨大冠幅中,一次便有上千朵玉兰花盛开。
凤庆王家寨的“玉兰王”(图源网络)
作为中国各地广布的植物,玉兰的花期从12月下旬延续至次年3月。到了北方,玉兰盛开时已经宣告春日来临。
我们都认为油菜花是经典的春花,油菜田是春雨润物的写照。
然而,元旦刚过,海南和台南的油菜花就已开放。1月底,暖阳和油菜一起点亮了云南腾冲和曲靖,雪山、森林、村庄、花海在碧空映衬下,足以让江南温婉的菜花田相形见绌。2月,广西、贵州和岭南地区也沉浸在一片金黄之中了。
罗平梯田油菜花海图虫创意
这也在油菜品种上得到了验证。在生物学上,它们都是芸薹(Brassicacampestris)的不同变型;但是若按农学地域划分,油菜可分为冬油菜和春油菜两大区。
东起山海关,沿太行山南下,经五台山过黄河至贺兰山东麓,再经白龙江上游至雅鲁藏布江下游一线。这条线的东南为冬油菜区,西北则为春油菜区。冬油菜的花期一般在3-4月,气温高时可提前到1月开花;春油菜则要到7-8月才会开花。但即便在同一片地域(如婺源),因为海拔落差,花期也会有先后之分。
腾冲界头镇油菜花海中农作的女孩。图虫创意
梅最初被看重的是食用价值。新石器时代的裴李岗遗址就有食用过的梅核出土,殷墟的商代铜鼎中也发现过用于祭祀的梅核。
到了汉代,《西京杂记》有“汉初修上林苑,远方各献名果异树,有朱梅,胭脂梅”,杨雄《蜀都赋》也有“被以樱、梅,树以木兰”的记载。可见约在0年前,梅已种植于生活居所中,正式成为冬季观赏花卉。
武汉东湖磨山梅园,雪中的一枝梅花。图虫创意
后来,由于凌冬怒放的品格,梅花成为文人士大夫理想人格的象征。无论“岁寒三友”还是“四君子”,中国咏梅诗、梅画的存世数量,远超其他任何一种植物。
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墨梅图》画梅杰作故宫博物院
古时梅花种类很多,现在大半断种。南宋范成大曾写成世界上第一部梅花专著《梅谱》,其中收录了梅花的12个品种,还记载了繁殖栽培的方法。
辛亥革命后,梅花栽培进入科技创新时代。以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教授陈俊愉等为代表的学者,建立起了中国梅花的统一分类体系。经过传承培育,我们已能观赏到多种梅花,可分为直梅、杏梅和李梅三个种系,以品字梅、宫粉梅、绿萼梅等最受欢迎。
上海松江广富林遗址公园中的知也禅寺,朵朵粉梅在红墙的映衬下更为娇艳。图虫创意
另外,可依照最早的花期、极短的花梗、浓烈的芬芳、萼片不反折、开花时无叶等代表特征,区分梅花与桃花、李花、杏花等一众姐妹。
若论哪里的梅花开得最好,或许还是“四大梅园之首”的南京梅花山。
南京植梅始于六朝,已有多年历史。宋明时期,作为文化中枢的南京,园林艺术得到长足发展,品梅风尚发挥到极致。年,孙中山先生奉安南京中山陵后,纪念性花木区就栽种了大片梅花。
江苏南京梅花山,与上海淀山湖梅园、无锡梅园和武汉东湖梅园并称“中国四大梅园”。图虫创意
如今的梅花山植梅面积余亩,有4万余株,近个品种的梅树。每年2月云蒸霞蔚,繁花漫山。一年一度的“南京国际梅花节”也以这里为主会场。
色香俱佳的蜡梅,常被误认为梅花的一种,但它们只是形态和花期类似,生物学上的分类关系则非常远。蜡梅是樟目蜡梅科蜡梅属的植物,而梅花属于蔷薇目蔷薇科李属。早在清代,陈淏子的园艺著述《花镜》中就已厘清了两者在分类上的区别。
清代蜡梅花树盆景,为时任广东巡抚的岳浚献给乾隆的宝物。故宫博物院
蜡梅之名,源于其蜡色、蜡质的花瓣,据说由苏轼所起。在东坡先生居许昌时,在小西湖畔房前屋后广植蜡梅,居室匾为“梅花堂”,他认为这种花“香气似梅,类女工撚蜡所成,因谓蜡梅”。
嘉兴能仁寺蜡梅图虫创意
重庆北碚,拥有多年的蜡梅栽培历史,静观镇被评为“中国蜡梅之乡”。东湖南岸磨山脚下的梅园,在蜡梅的规模、数量、品种等各方面均居于中国前列,东湖梅花节更是武汉踏春的一大盛事。在京郊古刹卧佛寺(十方普觉寺),凌冬盛放的多个品种、余株蜡梅也是北方难得一见的冬日花事。
冬日里前往卧佛寺赏蜡梅的人们北京植物园
两广地区不仅吸引着前来避寒的人们,温和的气候也让一些产自热带地区的植物如沐春风。像来自中南半岛的羊蹄甲、中美洲的黄花风铃木和南美的美丽异木棉,纷纷在冬日的街头各显神通,争奇斗艳。
与长江流域充斥着妙思雅趣的园林氛围不同,这些在北半球冬季绽放的乔木常常不会出现在景区,而是多作为绿化和行道树。
广州海珠区琶洲岛,临海行驶的列车穿过美丽异木棉搭起的粉色“树洞”。图虫创意
福州工业路,道路两旁盛开的羊蹄甲。图虫创意
高楼大厦林立的深圳街头,也有黄花风铃木簇拥的身影。图虫创意
自冬季至“三月三”期间,柳州盛放的羊蹄甲,已成为打造旅游城市的名片。广州二沙岛、南宁民族大道等地的美丽异木棉最为集中,木棉果实裂开后露出的棉絮也格外有趣。紫葳科的黄花风铃木是巴西的国树,引种于四季常绿的岭南,是体现季节变化最为明显的美丽景观。
羊蹄甲的芬芳、美丽异木棉的热烈、风铃木的清丽,构成了中国东南沿海独一无二的富丽冬光,装点着当地人们的故乡记忆。
南宁青秀山亩“风铃谷”,近0株黄花风铃木迎风绽放。图虫创意
绮丽的冬花,将严寒时节点染得处处春风,在肃杀和沉寂中增添了生气和亮色,也为赏花的人们带去了暖意和春信。
本期互动话题:你在冬天还赏过哪些好看的花儿?
文丨猴面包树
文字编辑丨沐钧、邸丹彤
图片编辑丨小虎
封图丨图虫创意
本文由华夏风物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2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