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打工一户脱贫藏南谷地结出致富之

青少年白癜风如何治疗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D%92%E5%B0%91%E5%B9%B4%E7%99%BD%E7%99%9C%E9%A3%8E%E9%98%B2%E6%B2%BB%E6%8F%B4%E5%8A%A9%E9%A1%B9%E7%9B%AE/22039760?fr=aladdin

央广网山南7月25日消息(记者孙冰洁)7月底,青藏高原一年气温最高的时节,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山南地区扎囊县的江平草莓园,即将迎来一年一度的草莓采摘季。

朗追在给草莓浇水(央广网记者孙冰洁摄)

近五十个工人在五十多亩的草莓园里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浇水、通风、修剪……56岁的朗追就是其中的一员。每天早上八九点钟,西藏的一天刚刚开启时,朗追就准时出现在草莓园中,像对待孩子一样侍弄自己种下的草莓。“马上就快采摘了,现在是最后的成熟期,要好好养护。”朗追说。

培植草莓对于朗追来说,不仅仅是一项工作,更承载着他的梦想——脱贫致富。

西藏扎囊县地处雅鲁藏布江中游,平均海拔米,是国家级贫困县,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有户人,深度贫困村23个,贫困发生率8.5%。朗追一家此前也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他家中三口人,上了年纪的母亲常年卧病在床,来草莓园之前,全家唯一的收入是朗追在附近的工地上打零工所赚取的劳务费。“哪里有活儿就去哪里,收入很不稳定。”朗追告诉记者。

在草莓园中做工的工人们(央广网记者孙冰洁摄)

年7月,扎囊县引入了江平草莓种植园作为该地区产业扶贫的重点,并从美国引进优质品种,自主研发出不含任何农药、肥料的草莓培养土,生产销往全国的高端草莓。“西藏草莓的成熟季正好和内地省份错开,能在七八月份让大家吃到自然生长的草莓。”草莓基地负责人周琳入告诉记者,目前基地生产的草莓已与国内多家高端超市签署了合作协议,并且面向本地开展草莓采摘业务,以确保草莓的销路畅通。

今年3月,通过扎囊县“务工联队”牵线,一直四处打工的朗追终于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在草莓园中做工。

4月到10月是西藏草莓的培育与生长成熟期,朗追每月在草莓园务工的收入有元,跟此前四处打工相比,朗追觉得虽然收入差别不太大,但“草莓园里活儿轻,离家近”,这让他觉得很满意。在草莓园工作至今5个月以来,朗追的总收入已经超过两万,其家庭总收入已经超出了西藏地区划定的贫困线,提前摘掉了“贫困帽子”。

在扎囊县,像朗追这样的贫困户不在少数。在离草莓园不到30分钟车程的扎囊县植物种苗繁育基地内,来自阿扎乡章达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次珍,正在基地中和同伴仔细地照看新长出的种苗。作为基地的一名普通工人,她告诉记者,在这里工作自己每月有多元收入。

在草莓园中做工的工人们(央广网记者孙冰洁摄)

与草莓基地类似,种苗基地也是扎囊县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为实现精准脱贫引进的一项产业。

据扎囊县副县长鲁蓄超介绍,截至目前,扎囊县共引进蒙草集团、亿利资源集团等8家大型企业,投资项目16.4亿元,正在实施产业项目21个,解决了户人的就业问题。此外,亿利资源集团与扎囊县各筹资50%共建了亿利新村,完成了危房户和高海拔地区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易地搬迁安置。

年,扎囊县成功引入内蒙古蒙草集团,建立了集“示范引领、种质资源、苗木供应、科普教育、休闲观光”为一体的扎囊县植物种苗繁育基地。

无论是朗追还是次珍,在提到自己目前的工作时,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一个组织——务工联队。

“务工联队,是由扎囊县政府牵头成立的、主要由贫困户组成的务工队。”鲁蓄超告诉记者,由于扎囊县人口稀少,且分布不均匀,近年来大型企业的相继进驻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大,但经常出现招不到人的情况。扎囊县政府于是以村为单位,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和其他村民组织起来,形成一个个联队,每队三五十人,由村干部担任队长。“当企业需要工人时,就可以跟扶贫办或者直接跟务工联队队长联系,告知工期、待遇等问题,由队长负责联络。”

据不完全统计,扎囊县目前约有15个务工联队。在草莓园工作的白玛德吉也是务工联队的一员。如今,她每天能为家里带来现金收入元。不过最令她高兴的是,带来现金收入的同时,她还学到了草莓种植技术。

“我们的目标是,每一个有劳动力的贫困家庭至少有一个人能像现在这样长期就业,这样基本脱贫就没问题了。除了脱贫,关键是有一技之长,这样他到草莓园干也行,到苗圃干也行,不愁找不到工作。”鲁蓄超说。

马上,扎囊县的草莓基地就将迎来忙碌的采摘季,“之后我准备在自家地里试着种草莓,早日致富。”说起下一步的打算,朗追言谈中是满满的信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177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