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至西之地的莽荒土地上,曾孕育着灿烂
阿里是西藏的西北地区,是中国极西之地。它离西藏省会的距离为km,跟北京离上海的差不多远。
如此偏远的地方却有十分广袤的土地,阿里面积为34.5万平方千米,比沿海的苏浙闽三省加起来面积还大,但只生活着10万人不到,人口密度是世界上最低的。这么一块偏远且生活环境恶劣的地方,却在远古时期诞生了神秘而灿烂的古文明。
中国地图中阿里的位置(图:这里是中国)
远古时期的阿里
万年以来,随着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的碰撞,西藏原地拔起,从沧海变成高原。阿里是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等山脉相聚的地方,被称之为“万山之祖”。同时,这里也是雅鲁藏布江、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故又称为“百川之源”。
阿里地区远处的高耸山脉(图:中国国家地理)
在几百万年时间里,冰川融化形成的河流不断切割着山体和地表。使得一些凹凸不平的地方,变得相对平坦。而途中产生的碎屑经过漫长时间的堆积,变成可以农作的土地分布在河两边。而河流要么汇聚起来流向大海,要么留在地表上变成湖泊。
玛旁雍错湖,湖水来自雪山(PhotobyheyemmbyonUnsplash)
冈仁波齐峰下的羊群和扎日南木错湖
现代人类的祖先——智人在七万年前从非洲西北部开始向世界其他地方迁徙。他们于6万年以前来到了中国北部的位置,取代了当地的古人类并继续往其他地方迁徙,其中就包括青藏高原。
10万年前智人与其他人种的分布图与迁徙图(图:人类简史)
智人与青藏高原本地的丹尼索瓦人进行了融合。一万多年前他们在阿里就开始了早期的人类活动。他们制作石器并且将自己的日常生活场景刻画在岩石之上。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个部落出现并结成联盟,建立起了强大的象雄古国,势力范围涵盖西藏的绝大部分地区。
岩画上的牦牛清晰可见
出土的石器
兴衰变革
据考古学家推测,象雄古国大概于公元前年建立。先民以象泉河附近为活动中心,这里土地肥沃,先民们在这里狩猎、耕田和游牧。还在河段上游建造了象雄古都——穹隆银城。
象泉河
高原上缺少建造宫殿的树木,因此他们便利用了随处可见的土林凿出了自己想要的房子,如王室居住的宫殿、庙宇以及平民百姓的住所。
阿里上形状奇特的土林
在土林上建造的房子
建造于土林之上的都城拥有强大的防御力,王室将打造的黄金面具、从中原带来的丝织品以及各色各样的奇珍异宝藏于其中。
黄金面具和来自中原的丝织品(图:金书波)
世界各地的古代文明都有自己的宗教,如印度的佛教、中国的道教、阿拉伯半岛的伊斯兰教等,象雄古国也不例外。
相传第一代君王辛饶将阿里地区的原始萨满信仰中落后的部分剔除并将其改革,由此诞生了西藏地区最古老的宗教——苯教。
苯教中神圣的符号
苯教以阿里为起点,沿雅鲁藏布江自西向东广泛地传播到整个藏族地区。象雄存在了多年,是一个幅员辽阔且国力强盛的国家。唐代《通典》一书中曾这样描述“东西千余里,胜兵八九万人”。
但一个国家总不能一直强盛下去,象雄古国的灭亡是由东部吐蕃部落的崛起引起的。公元年,吐蕃帝国的建立者松赞干布率兵攻打象雄,耗费3年终于攻破象雄王城并俘虏了国王。
强大的吐蕃帝国与衰败的唐帝国在疆域上势均力敌
虽然象雄灭亡了,但它所诞生的苯教却还是有着很高的地位。很多信徒都在朝廷上担任着重要的位置。在吐蕃出征时还会有苯教巫师随行,用巫术提升军队士气。
在象雄灭亡的多年后,吐蕃皇帝为了巩固王权,扶持了从印度传来的佛教,打压苯教。信徒只能逃离到一些偏远地区,苯教为了生存只能融入佛教。他们脱掉了黑色的宗教服饰,剃掉了长头发,供奉起了佛祖。
现在阿里地区受苯教影响的妇女服饰
讽刺的是,佛教在王室的大举推行下,隐隐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趋势。公元年,为了削弱僧侣的势力,吐蕃末代君王朗达玛在大臣的支持下,打算禁止佛教重新推行苯教。
许多寺庙和佛像被毁,经书被烧。而佛教僧侣有的被屠杀,有的沦为奴隶,而有的被发配边疆充军。但佛教的势力早已盘根错节般扎在西藏这片土地上,怎能轻易拔除。
年,一位僧侣假装苯教信徒暗杀了朗达玛。这次灭佛活动结束后,吐蕃内部的矛盾不断被激化,各个地方都有人造反,拥兵自重,帝国遂四分五裂。其中一支逃亡的吐蕃王室回到了阿里,建立起了古格王朝。而该国家在年灭于拉达克王朝。
古格王朝遗址
一个个王国在阿里上建立又灭亡,但这片土地一直好好地。这里是中国看星星看得最清楚的地方,也拥有中国最独特的动植物。它像舞台下的观众,看着一波又一波的演员在台上表演着他们的剧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玛旁雍错湖夜晚的星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1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