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地区夏季洪水频发,可将洪水调到西北吗
今年,中国南方又遭遇到了“百年一遇”的大洪水,许多地方遭到了灾害,损失很大。由于中国东部是季风性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导致洪涝灾害多发。洪水灾害不仅给经济生产带来了严重的破坏,也给人民的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另外,洪水也是水资源的巨大流失。例如黄河流域,雨季水量暴涨,但是很快就流到了大海,而雨季过后又是漫长的干旱、缺水。那,我们是否可以将洪水储存起来,在干旱季节使用呢?
西南和西北主要河流水量对比
在生态环境好的地区,植被能够起到涵养水分的作用,能够对河流水量进行有效的调节;在河流的中下游,大型的水库、湖泊可以起到蓄水的作用,能够调节河流水量,例如三峡水库、洞庭湖、鄱阳湖就可以调节长江下游的水量。但是,植被、湖泊的调节毕竟是有限的。怎么样才能将更多的洪水储存下来呢?我将目光投向了西北。
西北地区是大陆性气候,常年干旱,尤其是夏季。由于西北降雨量很少,使得西北的植被覆盖也十分稀少,沙漠化十分严重。由于缺水,也使得西北和黄土高原地区的植树造林进度很慢。当西北进入最干旱的季节的时候,东南地区正在面临严重的洪水灾害。我经常想,如果能够将这些洪水调到西北去,那该有多好。
向北方的调水设想
不过,面临的困难也十分艰巨。首先,西北地区的海拔比东南地区高,无法通过开凿运河的方式调水;其次,从东南地区到西北地区,要翻越大量的大山,工程量十分巨大。但是并不是不可行。
首先,东部季风区的河流基本发源于青藏高原,这里的海拔比西北地区更高,属于第一阶梯。雨季到来的时候,可以调走黄河、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岷江、雅砻江等河流上流的水,这样就减轻了下游的压力。在青藏高原开凿运河,这是不现实的(因此红旗河工程一点也不可靠),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管道运输来调水,这样的效率更高,并且工程量要小得多,并减少蒸发带来的损失。
另外,可以采取抽水的方式向海拔高的地区调水。在洪水季节,水电站发电量会大大增加,也会带来电力的浪费。何不将这些电用于抽水呢?另外,洪水泛滥造成的经济损失动辄上亿,如果用这笔钱来抽水,要调走多少水。
根据以上的内容,我设想了两条调水的路线。第一条,就是将青藏高原的雅鲁藏布江、长江、澜沧江的水调往柴达木盆地,再从柴达木盆地进行分流,分别调到塔里木盆地、阿拉善高原和黄河(包括黄土高原、关中地区、河套地区)。这条线路,我们称之为“藏水北调”,一般也是夏季调水,平时主要发挥调节作用。
第二条方案就是三峡水库开始调水,将三峡的水通过大量的管道调往关中地区,再从关中地区调往河套地区、河西走廊、阿拉善地区。甚至,从关中地区将水调到柴达木盆地,然后再次分流。这一条线路需要大量抽水,需要水电站提供能量。
洪水时期调水示意图
从中可以看出,柴达木盆地十分重要。柴达木盆地是中国最高的大盆地,这里古代就是一大湖泊。如今湖泊已经消失了,留下了一大片的盐矿。柴达木盆地由于海拔高,因此可以作为巨大的蓄水池和水资源调配中心。当然,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如此多的盐矿,我的意见就是通过大量的工程,将这些盐挖掘起来,运输到其他地方。如果实在无法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就在柴达木盆地选择一个好的位置,建设一个超级大的水库。
如果能够将大量的洪水调往西北,那么这些水就够西北用一年了,甚至更久。可以建设大量的管道,通往西北各个地方,包括戈壁滩和沙漠。在沙漠中发展滴灌农业,如此,既增加了我国的耕地面积,又加速了西北的生态恢复。想象一下,如果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都变成了绿洲,成为国有农场,西北就再造了许多的“塞上江南”。那么,中国的粮食产量又会增加许多,粮食安全有了进一步的保障。
管道
大量的水调到沙漠,使得西北的蒸发量变大,长期以往,会导致西北的降雨量增加,逐渐改变西北的气候。这样,也就是形成了良性循环。通过一项伟大的调水工程,既解决了东南地区的洪涝灾害问题,又能够解决西北的干旱问题,这样算下来,可是划算多了。目前,许多人都设想了类似的调水工程,可见,这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一个伟大设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7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