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林芝市民族团结工作共画同心
雅鲁藏布江与尼洋河在此相遇、碰撞、融通,河流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渐成浩大水系,交汇出一幅润泽生命、绵延不绝的图景。
如同支流汇合一般,藏、汉、蒙、回、门巴、珞巴等多民族群众在此相聚,践行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绘就各民族在交流中融合、在融合中发展、在发展中进步的美好景象。
党的十八大以来,林芝市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厚植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沃土,促进各族人民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开创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边疆安宁的崭新局面,谱写了民族地区繁荣发展的辉煌篇章。
大力弘扬民族团结主旋律
漫步在林芝市大街小巷,各民族干部群众亲如一家的场景、“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等宣传标语随处可见。社区文化墙上,“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版画色彩艳丽,让人耳目一新。画笔勾勒出的象征着民族团结的格桑花、手拉手跳舞的各族群众等无不彰显着各民族群众的新生活、新图景、新变化和新景象。
林芝市第二小学的学生尼玛央宗说:“在学校,我们不仅学习汉语,也学习藏语,我会写汉字,也会写藏文。希望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富强、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如今,林芝市各级各类学校按照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和增进共同性的方向,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林芝市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着力健全完善常态化宣传教育机制,依托爱国主义、民族团结、党风廉政等教育基地,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每年开展爱国主义、新旧西藏对比、网络答题、主题演讲等教育活动,持续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理念深入人心。
努力争当民族团结排头兵
察隅县下察隅镇夏尼村“90后”僜人姑娘阿珍赛的丈夫是一位甘肃小伙,在下察隅镇人民政府工作。“我们从恋爱到结婚,从不在意民族差异。虽然我们是不同的民族,但对中华民族都有着深深的认同感,更有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共同追求。”阿珍赛笑着说。
阿珍赛不仅自己开了一家化妆品店,还充分利用察隅县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的机会,在自家田地里种上了20多亩猕猴桃,在夫妻共同努力下,产品远销各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林芝市先后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4个、模范个人6名,自治区级模范集体84个、模范个人名。林芝市本级累计表彰模范集体个、模范个人名,各县(区)表彰模范集体个、模范个人名。巴宜区、朗县、波密县、墨脱县先后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区)”,波密县扎木中心县委红楼被命名“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林芝市命名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13家;各县(区)命名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57家。
共建共享幸福新生活
在波密县扎木镇东若村的藏天麻野生抚育基地里,插在地里的一排排红色、黄色、蓝色小牌子格外显眼。肥沃优良的环境中,一颗颗藏天麻种苗正蓄力生长。
西藏波密高原藏天麻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福荣告诉记者,截至目前,项目总投资万元,藏天麻种植面积超过亩,已发展带动种植示范点16个自然村60余户,雇佣当地农牧民余人次,带动当地农牧民增收余万元。
东若村党支部书记仁增成培说:“天麻抚育基地用工会提前和我联系,由我组织村里的劳动力轮流来基地干活。像收天麻忙的时候一天多的话用工要到20多人,工资是每人每天元。”
近年来,林芝市推进特色产业与民族团结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把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力发展茶叶、天麻、羊肚菌种植、藏猪养殖等特色农牧产业,着力构建形成“2+3+1”产业发展格局,有效延伸产业发展链条,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有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现在,我们的日子可是大变样了,有好房子住,吃穿不愁,看病还有医保,真的跟做梦一样。”
党的十八大以来,林芝市人民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人均纯收入由年底的不到元提高到年的1.4万元,增长3.9倍;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2.5%以内,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城镇零就业家庭全部动态清零;学前三年毛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4.81%、96.67%、91.34%;医疗保障能力显著提升,现有医疗机构82所、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人、医疗床位张,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不管是藏族、汉族还是门巴族、珞巴族,都要互相团结互相帮助,这样才能共同进步、共同富裕……”这在林芝市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笃定前行,奋楫扬帆。承载党和国家的关心与厚望,凝聚各民族的智慧与力量,林芝市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各族儿女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密不可分,汇聚起林芝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长治久安,各族人民安居乐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力量。林芝市各族儿女将同心协力、砥砺奋进,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记者张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3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