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第一单元整体解读教学规划课文教学
★整体解读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民风民俗”,我们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不同地域的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由于地理环境、人文历史的差异,进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俗习惯,正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本单元围绕这样的主题编排组织学习内容,意在让学生通过阅读文本以及查阅资料,对全民族共有的传统民俗活动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对家乡的独特民俗活动有更全面的了解,同时能够通过对民俗活动的系统认识,体会到蕴含其中的淳朴民风与浓浓亲情,进而产生对传统民俗文化的喜爱之情与传承之志。
基于“民风民俗”的人文主题,本单元编排了四篇课文,三篇讲读课文,一篇自读课文。分别是老舍的《北京的春节》,沈从文的《腊八粥》,古诗三首(韩翃《寒食》、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王建《十五夜望月》),马晨明的《藏戏》。选编的这四篇课在在内容上紧扣本单元的人文主题,给了学生一个本单元进行读写活动的特定情景。选文中所涉及到的一些节日民俗,如过春节和吃腊八粥,虽是中国人所普遍拥有的传统习俗,但作者在进行内容表达时,立足自己所在地域的风俗特点,在内容安排上,侧重各有不同。因此,深入学习这四篇课文,更有利于落实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即“阅读时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纵观统编版语文教材,与“表达内容的组织安排”“体会(或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相关的语文要素,我们可以依照册序列举出如下:
册序
单元
阅读训练要素
二上
第一单元
借助图片,了解课文内容。
二下
第六单元
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内容。
三下
第七单元
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
四上
第四单元
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上
第七单元
自主阅读“阅读链接”中的第一篇短文,比较:同是写过年,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假如此时再请你写春节,你打算怎样写?引导学生借鉴学到的写法谈,如:选材要详略得当,描写节日要抓最主要的特点,可以加入自己的感受夹叙夹议等。
《腊八粥》备课指南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明确文体
播放微视频,引出小说背景,导入新棵。
二、检查预习
检查预习,引导学生从词语内容和形式上发现规律。引导学生情境朗读,了解课文背景。
三、梳理情节,初识形象
自学第6—19自然段,思考:八儿想吃腊八粥却吃不到,他是怎么办的?根据学生回答,梳理小说情节。在次基础上,串联情节,了解小说主要内容。
四、品读语言,丰盈形象
聚焦情节中八儿的语言,初步感受语言的变化。主要通过品读短句和长句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四人小组合作,完成学习单。填一填:八儿每次是怎么分的,有什么变化?写一写:你又读到一个怎样的八儿,并想想理由(填在磁卡上,一张磁卡写一个词)完成之后小组汇报。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回顾课文内容评论
二、品读课文评论
引导学生思考并明确:课文的主要人物是谁?八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课文是如何写八儿嘴馋的?
学生自主读文探究,画出描写八儿特点的句子,作批注,并小组交流。
三、指导朗读评论
本篇课文人物对话描写较多,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通过揣摩人物心理,联系提示语来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此基础上组织朗读比赛,互相点评,取长补短。
《古诗三首》备课指南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二、学习古诗《寒食》
(一)检查预习,学习生字词,会读诗。
在检查预习的基础上,自学“宫、侯”两个汉字。指名读诗,要求读准、读通。请学生自己介绍课前搜集有关寒食节的资料,师相机补充。
(二)解词连句知大意。
引导学生自由读诗,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把不懂的词句作标记。在此基础上展开想象悟诗情。
预设:
(1)“飞花”是种什么情景?“无处不飞花”写出了花的什么特点呢?(出示落花随风飞舞图,播放古风音乐)
(2)日落天黑时,长安城里又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整句话的意思是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家中。
(3)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家中。你能想象一下此时这些王侯贵族、重臣之家正点着蜡烛做什么吗?用“我仿佛看到了……我仿佛听到了……”的句式说说。而此时,民间的百姓又是如何度过寒食节的呢?
(4)如果你是长安的百姓看到举国上下都在过寒食节,而皇亲贵族家里却灯火通明,你会有什么感受?从这儿可以看出作者对封建腐败政治强烈的讽刺!向学生介绍讽刺手法:用比喻、夸张等手法对人或事进行揭露、批评或嘲笑。是一种文学手法,用于暴露对象的矛盾或缺点。
(四)探究质疑。
预设:
1.飞花不就是落花吗?作者为什么不说春城无处不落花呢?不说“落花”而说“飞花”,这是明写花而暗写风。一个“飞”字,蕴意深远。由此我们可以充分体会到诗人炼字的功夫。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首诗能传诵千古,主要是其中的名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而这一句诗中最能耀人眼目者,就在一个“飞”字。自此基础上朗读全诗,熟读成诵。
第二课时
一、阅读材料中的两首诗歌
比较阅读《迢迢牵牛星》和《鹊桥仙》。
二、整体感知,赏析探究
思考:全体朗读从两首诗中读出什么?我们用一个字或者一个词来形容,你来说说用哪个字来形容?
两首诗一个是民歌,一个是文人作品,语言情感上肯定有很多不同的地方。那么他们都表达了哪些不同的情感?语言上或者说艺术上有何特点呢?结合两首诗的具体的语句,你从两首诗中读出了哪些不同?学生讨论交流。
三、拓展延伸
《红楼梦》中有这样一个选段,“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我们也按照这样对比的句式,就这两首诗歌,来仿写几个句子。写完朗读学生作品,并互相评价。
三、教师配乐朗读
四、配乐朗读
五、用以上方法自学第三首诗。
预设:
1、了解作者
2、读出“望”之画面美:八月十五的夜晚,诗人望月,望到了哪些景象呢?
诗人望月,望出月光如水,望出冷露无声,望出桂香飘逸,望出天上人间。画面有声有色有味,清美静谧,清雅隽永。
3、读出“望”之情感美:月出东山,诗人在望,乌鸦入睡,诗人还在望,桂花湿润,诗人仍在望。从这个“望”中你能读出诗人什么情感吗?“秋思”,秋天的情思。说得很含蓄,点而不露。
4、读出“望”之表达美:我们从诗句中能直接读出诗人这种怀人的愁绪吗?没有,诗人表达得很含蓄很美。
5、读出“望月”之情结美:说出诗中的词语或诗句。直接表达月光如水,澄澈透明;从声音这个角度侧面表现中秋夜晚之宁静;突出诗人望月之久,表现孤寂之情;用委婉的疑问语气含蓄表达自己愁思之深。课后请同学们搜集有关月亮的诗句。
《藏戏》备课指南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明确学习任务。
提出学习要求:说说藏戏有什么特色,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的。提出的学习方法是:读、想、说。
二、检查预习,学习生字、新词。
检查预习,相机指导学生把课文读通顺,理解“咆哮、吞噬、雄浑、开山鼻祖”等词语。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交流讨论:哪儿到哪儿写的是藏戏的形成?哪儿到哪儿写的是藏戏的特色?提示:第4-7自然段介绍藏戏的形成;第8-20自然段介绍藏戏的特点。
四、了解藏戏的传奇故事(藏戏的形成),感受藏戏魅力和文化内涵。
思考:藏戏是怎样形成的?说说最打动你的地方是什么?并作上批注。之后进行交流汇报。
预设:
“那时候,雅鲁藏布江上没有一座桥……招来的只是一阵哄堂大笑。”(有感情朗读,表达出藏族人民对唐东杰布的爱戴。)
“唐东杰布在山南琼结,认识了能歌善舞的七位兄妹……走到另一个架桥工地。”(师生合作朗读,表达出对那些献出爱心的人们的赞美。)
“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就这样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同时,成为藏戏开山鼻祖。”(齐读,体会唐东杰布的传奇之处)
五、了解藏戏的特色,感受藏戏魅力和文化内涵。
(1)思考:你认为藏戏最具有魅力的特色是什么?学生交流,引导学生感受藏戏的魅力。
预设:
舞台简朴。“面具”的特点及作用。
(2)交流搜集到的藏戏特色。
六、学习第1自然段,再次感受藏戏的独特魅力。
引导学生读三个反问句,将它们改成陈述句读一读,体会其中蕴含的意思。
(表现出藏戏的特色、对拥有藏戏感到自豪)
七、回顾全文,体会写法。
思考回顾全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从内容看,本文侧重介绍藏戏的形成及艺术特色;
从表达顺序看,本文以事物的不同方面为序;从表达的方法看,本文主要采用比喻、反问、象征、夸张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从结构上看,本文采用了总分总的写法,使文章更有层次感,更完整。
八、拓展延伸,感受中国戏曲的独特魅力。
欣赏各种戏曲,感受中国戏曲的美,并用四字词语或一句话进行赞美中国戏曲。
板块三:整理回顾,提炼归纳方法,深入了解主题。
这一板块,着眼于解决两大问题,一是“有详有略的写作方法有什么作用”,可以组织学生就本单元文本的写作方法联系文本内容和表达主题进行讨论,并参考语文园地“交流平台”部分,进行完善补充。第二个问题是如何理解“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这句话的内涵,组织学生结合《腊八粥》《北京的春节》《藏戏》几篇文章的内容,以及在单元学习过程中所积累到的背景资料,进一步探究形成这一现象的内在原因——地理差异、民族差异、历史文化差异等,从而也为写作板块的进行打基础。
板块四:写自己家乡的民风民俗,抓住重点,写出特点。
经过一段时间的单元学习,学生对于自己的写作主题已经有了明确的认知。在先前讨论的基础之上,鼓励学生从两个角度构思,一是可以根据自己所了解到的资料,抓住特点,介绍出一种具有特色的家乡风俗;另一则是从参与者的视角出发,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出家乡的某种特色民俗活动。习作时要注意,将阅读训练要素学以致用,习作内容上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板块五:书写提示与日积月累
根据《语文园地》中的书写提示,学习写行楷,提高自己的书写速度。积累关于珍惜光阴的故事《长歌行》,鼓励学生分享并积累其它主题相类似的诗歌。#师者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7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