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发电,淡化青海湖水或引黄河上游水到
我们都知道,青藏高原作为亚洲的“水塔”。从这个“水塔”流出的恒河,印度河,长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等等河流孕育出了许许多多的璀璨的文化,比如说中华文化,古印度文化以及中南半岛的稻米文化。这都说明了青藏高原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可是这些河流的水基本上都是往东,往西,往南流动,很少有往北流动的河流(就算有也只有短短的数百公里,最后消失在青藏高原北缘群山下的茫茫荒漠之中)。
因为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在多米,从西南方向而来的暖湿气流经过地势的爬升,还没有跨越高原,水汽都已经变成了降水落在了地面上,所以导致了青藏高原北缘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北的地区干旱少雨,出现了连片的荒漠。
而水汽因为地势的原因,形成降水,这些降水最后受到地形,地势的影响,在高原上形成了一个个湖泊,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纳木错,羊湖雍措,青海湖等,其中数青海湖的面积最大(是我国的第一大湖)。近些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青藏高原地区的降水明显增多,加上雪山冰川的消融,高原上很多湖泊的面积和蓄水量都呈现出上升的趋势。青海湖从年到年这12年间,面积增大了平方公里,其蓄水量也相应增加(威胁到了沿岸的青藏铁路和公路的安全),同样的还有在青藏高原中部地区的色林错,从70年代至今扩大了至少三分之一,一举成为我国第二大内流湖。与此同时,河西走廊,新疆等西北地区,由于人口的增加,工农业的发展,水资源需求的缺口越来越大。那么能否把青藏高原上多余出来的水资源引到干旱的河西走廊和新疆地区呢?笔者就拿离河西走廊比较近的青海湖提出一下自己的设想。
我们从地图上可以看到,青海湖距离河西走廊的最短距离不过多公里,而这中间只需要翻越祁连山脉就可以完成(目前我们在祁连山中已经修建了兰新铁路二线,说明挖掘隧道引水已经不是一个难题了,在资金和政策的支持下应该可以完成)。而青海湖是咸水湖,我们日常生产生活需要的是淡水,那么我们还需要把咸水通过技术手段转化成淡水。这个转化的过程需要大量的能源。这里有人不禁要问,在青藏高原之上怎么可能有大量的能源来进行水的淡化呢?
其实高原地区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大,是理想的太阳能发电的场地,现在我国已经在青海湖的南部地区(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南部)建设了一个大型的光伏电站。从卫星地图上看,这个电站的规模还不小,目前总的装机容量已经达到了兆瓦,年发电量达到了60亿度(目前还在不断的扩容当中)。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部分电能来进行咸水的淡化。当然得在保障青海湖生态的前提下,把多余的水资源淡化。
而且我们还可以从上图看到,这个光伏电站距离黄河上的龙羊峡特别的近,我们也可以把龙羊峡多余的水资源同青海湖淡化过的水一起通过一些列的引水工程,引到河西走廊,甚至是新疆地区,把干旱的西北变成“塞上江南”。
以上为本人设想,并未通过科学理论的验证,仅仅是解决“西北地区缺水”的一个想法,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1766.html